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國古代建筑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我們必須承認,繪畫是二次元的東西,建筑是三次元的東西。而且因為繪畫的意圖有各種各樣,會影響建筑形象描繪的精細度和寫實性。但同時我們不能否認中國古代繪畫對中國古建研宄的可行性。
二、研宄方法
中國繪畫與中國建筑同可在視覺感知上為人所認識理解,只要掌握相關的研宄方法,研宄者可在中國繪畫藝術中提取較大信息量,再結合其他研宄方法,例如實務研宂以及研宄方式主要側重研究階段對資料的整理及羅列以及建立繪畫與建筑之間的聯系。其可通過分類研宄以及比較研宄再將建筑活動場景模擬重現,為其研宄的對象進行手法性基礎。再通過對研宄對象分析,得以在不同方面,中國繪畫體現出的中國古代建筑研宄中的資料性意義。
1.1相關其他文獻研究,深入了解中國建筑的文化及歷史及區別等
通過中國繪畫研宄中國建筑,在具備基本的建筑素養與中國繪畫藝術研究素養的同時,我們需要把握一般的研宄方式,再確定研宄對象,在圖紙與空間的轉化過程中,逐個深入,全面研宄了解需要研究的客體。
1.研宄方式
1.1分類研宄
分類研宄是中國古代建筑研宄重要的方法。在通過中國繪畫研究建筑時,可以對繪畫作品進行相應時間或者類型的分類,也可對研宄建筑進行時間或者類型的分類。之后通過對其進行下文探討的研宄方向的共性總結或差異性總結,而整體服務于中國古建研宄。品,對建筑比較。而橫向比較則是通過羅列整理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繪畫作品展等方面的知識資料。最后配合其他文獻以及實物調查深入探討。又比如探討宋朝建筑形式。以清明上河圖為例,研究者可片段性整理圖中不同建筑,進行分類,分類可按功能分或形式分類。按功能分類即分為:城鎮,城防,宮殿,衙署,宗教,祭祀,文教,會館,園林,村落,塔,橋,枋等。而按形式則可以分為:殿堂,樓閣,亭,臺,軒,榭,塔,坊等。分類后整理,根據下文談及的研宄方向,整理其相關內容,深入了解其共性及差異性,結合其他研究方法,對宋朝建筑形式做綜合性了解深入。
1.2比較研究
與分類研宄不同,比較研究主要注重通過研究建筑與其余建筑的差異性,來綜合分析其建筑形式,建筑文化的特點,以及建筑轉變緣由。比較分析的條理性主要有建筑縱向比體現的同種建筑類型,來比較分析,以得出研宄到碉樓,氈包等建筑類型。這些信息皆為簡單對比分析得出的初步信息,如果進行深入探討,其繪畫作品為古建筑研宄提供的資料性肯定更為充實。
1.3建筑活動場景模擬重現
同時,對于寫實性較強的建筑繪畫作品,比如界畫,其記載的史料是相當充實的。對于這類繪畫,在研究時我們因此描繪連續的城市建筑也成為可能。畫家把想描繪的地區沿著主要街路,不同地區視點有所變化,但各個地區的景觀都能正確描繪,以此來正確地描繪連續的城市景觀?!肚迕魃虾訄D》中描繪的彩虹方向的特點差異等信息。以橫向比較分析為例,分析建筑形式特點。先將所收集的繪畫作品進行整理分類,從繪畫作品的色彩,主題,及其中涉及的建筑類型等進行比較。從上圖簡單分析則可以看出,相較于其他少數民族的建筑文化,藏族更帶神秘宗教色彩,其對多,防衛性較強。這類從寫實性繪畫中得出的信息,可以為建筑提供資料性較強。包括雖然《清明上河圖》的繪畫不能全面的全方位的表達建筑,但是其軸側的表達方式,可以清晰的展現建筑的兩面,再通過中國古代建筑一般所具有的對稱性,以及一般所具備的建筑學常識,及尺度感受。我們可以模擬出當時建筑的基本形態。再通過繪畫作品中所展現的細節花樣圖騰等,則可以近乎完美地復制出當時的建筑,以服務于建筑研宄。2研宄方向通過上文所提供的研宄方式,我們可以將中國古代繪畫與中國古代建筑相聯系。之后將研究方向確定,分析可以從怎樣的角度來研宄建筑,即為研宄方向。從中國繪畫的二元視角到中國建筑的三元體驗,我們可以從繪畫作品中展現的建筑本身的形式與人在建筑之間的活動空間兩個方面進行深入研宄,以完整并補充人們對古代建筑的知識。
2.1建筑本身的形式
從繪畫中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本身的形式,即是注重建筑部分。其主要包括從古代繪畫研究中國古代建筑類型,研究建筑符號象征等。而再進一步探宄,則會發現在這樣一種歷史背景下,人們同樣在空間形式上追求美好的個人世界,于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私家園林興起。如左圖對文人私家園林的圖解,外面紛紛擾擾,主人以園林的形式將自己的世界與外面的世界隔開。同樣這類從繪畫藝術到歷史及地方文化背景,再到建筑類型研究可以與“為何宋朝樓閣建筑會興起”“商周時期建筑的簡陋古樸原因”等等研究相聯系。研究需引用前文的研宄方式通過繪畫主題的不同,來對繪畫進行分類或比較等,再通過繪畫主題與建筑類型的聯系進行研宄分析。研究不同繪畫主題對應的建筑類型(如下表),過程為建立繪畫作品題材與建筑類型之間的聯系,即因果關系探究。繪畫作品作為一種二元的物質體,其在史料中最大的作用可能在于其對于符號及圖騰等文化的記載。繪畫作為文化的傳播方式,從古到今一直與人們的思想生活相關。而其對于不同時期對于不同地域,其信仰與崇拜不同則形成的圖騰文化不同。這些也會在中國古代繪畫作品中得到剖析,無論是人物繪畫,風景繪畫,圖騰繪畫,還是建筑繪畫,其中均會有體現。而該圖騰文化轉化為建筑語匯,則在建筑細部上體現,例如,鴟吻,脊獸,雀替,輔首,抱鼓石大樣,懸魚,各種雕刻彩繪等。所以在研宄復原中國古代建筑時,參考中國古代繪畫會對建筑研宄的細節完整性產生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對于少數民族的建筑文化做研宄,其圖騰繪畫文化研宄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近期進行的老司城遺址復原圖設計中,除參考考古報告,文獻資料,實物測繪以外,對當地花瑤族居民的信仰及圖騰繪畫或刺繡作品的研宄也是必不可少。而這些圖騰也可能會在其鴟吻等部分細節構建得以體現。按此理由復原遺址建筑也能使這類建筑文化研究結果更具有說服力及資料客觀性。
2.2人在建筑之間的活動空間從“人在建筑之間的活動空間”的角度分析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是指,通過前文提及的
2.2.1從繪畫研究建筑城市規劃政策
通3D成及較及節點放大模擬現場的方《宋史?輿服志》也記載了宋代一般宅第制度”私居執政親王日府,余官日宅.庶民日家.諸道府公門得施贛,若私門則爵位窮顯經賜思者許用之.口口六品以上宅舍許作烏頭門,父祖舍宅有者,子孫許仍用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為飾。仍不得四鋪飛檐,庶人舍屋許五架。門一間兩廈而已?!庇纱丝梢?宋代宅第建設同其他朝代一樣要遵守封建社會的整體秩序的原因了,因其非”官舍”。從《清明上河圖》上反映的市井繁華可以看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并不強烈抑制工商的時代?!稏|京夢華錄》對北宋東京的奢侈消費行為做了極其細致的描繪。其中對街巷的介紹一筆帶過,詳細描繪了酒店、飲食店和瓦子勾欄.即餐飲和娛樂場所?!肚迕魃虾訄D》中也有類似的反映,在所有店鋪中酒店和餐飲占有絕對優勢,以彩樓歡門裝飾門面者除城內十字路口處劉家香鋪外,其余皆為酒店。證明北宋東京的消費觀念中,雖然“器物服玩”皆為奢侈消費的對象,但餐飲娛樂卻是引領奢侈消費的最重要載體,超出其他消費。
2.2.2從繪畫研宄城市界面
從繪畫研宄城市界面以宋朝繪畫作品為例。
三、結語
關鍵詞:古代;建筑;文化;特色
前言
我國古代建筑可以說是東方的文化以及哲學的載體,不但本身有著非常高的文化底蘊,同時在其平面以及外觀上也能給人們一種生動并且實際的美的感受,在全球的建筑史的中所展現出了一種獨特的特點。我們國家的建筑學界對于我國的傳統建筑文化及時有一些關注,可是對古代建筑文化特色的研究和探討還是很不常見的。積極的總結我國古代的建筑特點,對我們對傳統建筑文化的內涵的理解和把握以及繼承還有發揚優秀民族文化,以及對民族傳統建筑的弘揚是有著非常重要意義的。
一、展現了我國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題
中國古代淡于宗教、濃于倫理的舊的文化傳統,主要是和人與自然的親和、天人合一的時空意識相互統一的,我國人文化中有著一種支配的地位神一般都是屬于一種自然神,所以以倫理代替宗教,也就是整個中國文化的一種基礎的品格。主要講的是上下尊卑的一種禮制,在舊的文化中是包含了極大的影響力,以及有著最大的文化范疇。我國古建筑的不同門類也都展現出了相應的倫理文化的主題,可以說在一定程度我中國古代建筑文化也屬于是一部開展于東方大地的倫理學的鴻篇巨制,也是倫理的宗教化和審美化。到封建社會的末期,這樣的一種制度在社會每個方面都已經發展到了極限。宋代的營造法式以及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可以說屬于建筑著作的代表,規定了嚴格甚非常嚴厲的建筑工程的做法,這也是按照倫理的原則作為最高的文化思維尺度進行的。
二、風水對中國古代建筑的影響非常巨大
中華人們把大自然當做是母親和故鄉,普遍的理解為人和自然是血肉聯系的、并且是相互對應的,人離不開自然,所以也就體現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和自然相親和的這種哲學思想。如《周易》關于天和地以及人相互協調的思想以及老莊的道法自然和我自然以及返璞歸真的思想。在古代的人們只可以棲息在山洞土穴的時候,按照需求就選擇了臨水和向陽以及背風的地方進行居住,主要是為了方便保溫和防潮以及防獸還有防火,一直到了當代,人們在進行房屋的選擇和建房屋也都要看風水,在山區則主要是以山為主,選擇枕山和環水還有面屏以及向陽的地方;在平原則是以水為主要的依靠,選擇四面水繞和背河的地方,就是說要選擇整體的環境較好的地方,也就是風水好的地方去進行建筑。這是符合科學的選擇??梢岳斫鉃轱L水學中有不好的東西也有合乎自然規律的東西,比如強調建筑還有其設計一定要注意建筑物和自然環境的緊密配合以及協調的關系,特別是是在風景秀麗的地方進行建筑,選址以及建筑物的體量和高度以及色調等,都一定要和景區的整體氣質進行協調統一,不然可能就會產生對景區景觀的人為的破壞。對風水術的科學內涵以及它的封建迷信外衣一定要進行區分。風水術在一定的含義上說就是通俗化的中國易學理論。在這樣的深厚文化的影響下,我國歷史上的興國建邦和城市選址,和相宅都運用了風水術,佛教寺院的選址以及古代建筑的每個方面也都有風水理論滲透其中。
三、農業的文化對中國古代建筑起到了決定的作用
文化的材料模式以及組成的語匯。我國古代建筑通常都是都比較平緩,又能夠讓建筑群體在地面上向周圍進行有序的展開,以象征嚴肅的人間的倫理秩序并且時我國古人又受陰陽和五行說的限制,覺得木頭蓋的房子就是陽氣的體現以及生命的所在。這就讓中華文化的發祥地黃河流域的中華先民,不但有著取之不盡的森林木材以及適合用不同的方法建筑房屋的黃土,也更喜歡用木頭建造房子,于是土和木就成了中國古代建筑使用的主要材料。而以土和木兩種材料的摻和選擇,也就決定了我國古代建筑的技術和結構以及空間組合還有藝術的形象。
四、以詩的性情做為主要的思想的自然風景式
園林可以說在我國古建筑中有著主要的地位,也是我國古代建筑文化風格獨特的建筑之一。我國古典園林的特點是因地制宜和掘地造山,布置房屋和花還有木,并選擇環境,組織借景,組成有著自然情趣的園林。還通過對大自然風景素材的概括以及精煉,建造出的理想意境,是自然景觀的展現,不只對自然的單純仿造。它總是把玲瓏小巧的建筑物巧妙地組織在山和水之間,令之每一景都有詩情畫意,任何空間空間都有浪漫的情調。這種詩情畫意通常都展示著主人以及士大夫階級的思想情調,以追求悠閑雅逸的意趣為原則,并且也讓我國古代園林的布局還有一些具體作法有著山水畫式的獨特的風格,這正如建筑大師梁思成先生所講,中國園林就是一幅立體的中國山水畫,這就是中國園林最基本的特點。這也是它和別的國家的自然風景式園林唯一不同的地方。并且,老舊的建筑形式和裝飾以及色彩,還有繪畫和文字、雕刻以及詩詞的方面也和中國古代建筑文化有著不能分割的關系,通過它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以及研究我國古代建筑文化的一些特征。更加準確的了解我國古代建筑的深刻的文化內涵,掌握中國古代建筑文化的內涵及其特征是研究以及設計還有保護和搶救、弘揚民族傳統建筑的主要組成。
結束語
總體來說,在世界上的建筑文化的發展上,研究中國的古老建筑的平面外形還有其自身的深刻文化內涵,對我們繼承以及弘揚民族傳統建筑和民族精神,并且更好地吸納一些外國優秀建筑的建筑特點,豐富還有發展民族傳統建筑文化,創新現代建筑藝術,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羅哲文.論中國建筑文化中國建筑文化大觀[C]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王振復.東方獨特的大地文化與大地哲學[C]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對于裝修、裝飾特別講究的中國古代建筑,都要美化組成建筑的各個部位或構件,因部位與構件性質不同,選用的形象、色彩而有所區別。房屋的基座和進屋的踏步分別是臺基和臺階,給以雕飾,配欄桿,就顯得格外莊嚴與雄偉。屋面裝飾可以使屋頂的輪廓形象更加優美。如故宮太和殿,重檐廡殿頂,五脊四坡,正脊兩端各飾一龍形大物,張口吞脊,尾部上卷,四條垂脊的檐角部位各飾有九個琉璃小獸,增加了屋頂形象的藝術感染力。外檐裝修有門窗、隔扇,是分隔室內外空間的間隔物,其裝飾性特別強。門窗以其各種形象、花紋、色彩增強了建筑物立面的藝術效果。內檐裝修是用以劃分房屋內部空間的裝置,常用隔扇門、板壁、多寶格、書櫥等,可以使室內空間產生既分隔又連通的效果。另一種劃分室內空間的裝置是各種罩,如幾腿罩、落地罩、圓光罩、花罩、欄桿罩等,有的還要安裝玻璃或糊紗,繪以花卉或題字,使室內充滿書卷氣味。室內的頂棚是“天花”,即室內上空的一種裝修。一般民居房屋制作較為簡單,多用木條制成網架,釘在梁上,再糊紙,稱“海墁天花”。重要建筑物如殿堂,則用木支條在梁架間搭制方格網,格內裝木板,繪以彩畫,稱“井口天花”。藻井是比天花更具有裝飾性的一種屋頂內部裝飾,它結構復雜,下方上圓,由三層木架交構組成一個向上隆起如井狀的天花板,多用于殿堂、佛壇的上方正中,交木如井,繪有藻紋,故稱藻井。中國古代建筑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在建筑物上施彩繪,它是不可缺少的一項裝飾藝術。它原是施之于梁、柱、門、窗等木構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蠹的油漆,后來逐漸發展演化而為彩畫。其中和璽彩畫屬最高的一級,內容以龍為主題,施用于外朝、內廷的主要殿堂,格調華貴。旋子彩畫是圖案化彩畫,畫面布局素雅靈活,富于變化,常用于次要宮殿及配殿、門廡等建筑上。再一種是蘇式彩畫,以山水、人物、草蟲、花卉為內容,多用于園苑中的亭臺樓閣之上。
2中國古建筑裝飾在現代包裝設計上的應用
將平面設計與立體設計相結合是現代包裝設計中常用的表現手法。古建筑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上表現形式也同樣如此。
(1)平面設計
像茶葉盒、月餅盒、酒類包裝等在包裝設計時,首先要通過外包裝就能揭示或者映照內在的包裝物品,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而現存的古建筑歷史悠久、結構嚴謹、設計合理且具有濃厚文化內涵。如果這些產品的包裝能恰如其分的運用古建筑元素進行圖案的設計,不僅能體現其濃厚的文化底蘊,更能體現其產品的品質。同時對商品起到宣傳、襯托作用。其次,應該把握好構圖技巧。中國古建筑裝飾是樸素與奢華的結合體,如民居類建筑偏重于樸素性、歷史性和文化性;宮廷類建筑則是以奢華、富貴、莊嚴為主;私家園林類建筑則追求典雅、幽靜、舒適。在構圖時要合理運用對比手法。如構圖中圖形的粗細對比、遠近對比、疏密對比、靜動對比等。同時,對一個包裝設計來說,必須具備新穎的設計、鮮明的藝術個性和民族風格,而中國古建筑元素進行的包裝設計正好滿足這一特點。
(2)立體設計
包裝的造型設計大多指包裝容器的造型,它包括方型、圓型、異型等,容器形的長短寬窄和曲度變化必須符合“科學、牢固、美觀、經濟”的原則。如何使立體造型取得藝術美,與產品包裝達到和諧統一,是包裝設計的主旨。中國古建筑本身就是立體的,把這種有內部空間的結構作為包裝的容器,本身就能體現立體感。中國古建筑裝飾具有韻律感和秩序性,使人們看了以后感到柔和而優雅,表現出一種韻律美。月餅盒、茶葉盒、酒類包裝等要體現韻律美可以通過提煉建筑裝飾中的某一部分來實現,使其造型表現得既流暢又舒展。
3結語
那么風水究竟是什么?6月13日,一場由上海浦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舉辦、浦東圖書館協辦的名為“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的講座在浦東圖書館成功舉辦,天津大學建筑系博士生導師、中國研究建筑風水理論著名專家王其亨教授為我們揭開了籠罩在“風水”身上的神秘面紗。講座持續了三個小時,像一塊磁力極強的磁鐵,吸引了來自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城市規劃界的設計師以及專業媒體記者近500人,期間幾無一人離席。
王其亨其人
王其亨,1947年出生,河南博愛人,畢業于天津大學建筑系,獲工學碩士學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晉升為教授,中國建筑風水理論研究領域的專家,天津市政府授銜古建筑學家。王其亨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建筑傳統及理論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尤以大規模的古建筑測繪研究、明清皇家陵寢研究、皇家園林研究、古代建筑圖學及傳統建筑設計理論研究等方面成績突出,獲得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資助,著有《風水理論研究》、《古建筑測繪》、《明代陵墓》等學術專著。自1992年以來,主持并組織落實了大量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建筑測繪,將教學實踐活動及其成果直接同文物保護事業和相關科研等工作密切結合,適時轉化形成經濟效益。他基于測繪成果,完成大量文物建筑的修繕、復原設計、保護規劃以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等,已培養碩士、博士(包括美、日、韓等國)研究生40余名。199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與國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稱號,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并曾成功阻止韓國將風水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申報。
風水不是迷信
在王教授看來,有些學者片面地理解中國文化,認為風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體系接軌就是迷信的。對建筑風水不加研究就加以否定,這本身就是一種迷信。從某種意義上說,風水學與建筑生態學的步調是一致的。
中國的古代學科與西方是不一樣的,它是不分科的。象天文、數學、建筑這些學科,在古代都是歸在“建筑風水”中的,如村落,民居,城市的選址和風水緊密相關。建筑風水為什么幾千年能夠保留下來,是有它的道理的。建筑風水中的“氣”和“水”,都是經過長期實踐和思考后總結出來的,是在大量的經驗基礎上,以統計概率的形式表達的。
生態建筑學把人、建筑、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看作是一個人工生態系統,建筑必須和人一起成為生態系統中的一環,才能確保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而建筑風水關于建筑思想的主旨是把宅合作為大地有機體的一部分,強調建筑與自然,及周圍環境的和諧。
講座中,王教授還特地提醒,有一些人冒充教授、學者出版關于建筑風水與建筑的書,那是欺騙人的,大家不要上當。
風水是中國古建筑理論之精華
王教授認為,堪輿學(風水學)之內核實是中國古建筑理論之精華,是集地質學、生態學、景觀學、建筑學、美學于一體的古建筑設計理論,強調大自然偉力直接影響著人們健康與后裔繁衍,使聚居于該地的人們光前裕后,獲得世代平安。傳統風水學確實含有一些符合現代生態學的科學因素,但它本質上是一種具有東方神秘色彩的的文化信仰,風水學可以作為學者們的一種傳統文化研究,或者建筑、園林、生態學專業者的傳統文化素養,在現代建筑、城市規劃、園林設計中體現中國的建筑傳統。
王教授還從風水學的角度闡釋了中國古代都城的選址和演變過程,依據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選址理念分析中國的地理區位,從而揭示了古都北京的規劃意向。古都北京之所以被選定為都城是因為其為九邊重鎮,位于三大氣候資源交匯處,正所謂風水寶地。古都北京的規劃意向讓我們認識到了風水學之內核實是中國古建筑理論之精華,是集地質學、生態學、景觀學、建筑學、美學于一體的古建筑設計理論。
論文摘要:中國古建筑以均衡對稱的方式形成庭院式的組群布局,具有天人合一的特征,西方古建筑以立體感官、單一布局為特征,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二者不同的特點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建筑可視為是其精神文明的綜合體現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建筑的歷史也可視為是反映了其建筑文明發展的軌跡,而在其發展進程中若干重大的建筑成就則成為其歷史發展的標識物和人以為豪的共同記憶或民族文化遺產。梁思成先生說“建筑之規模,形態,工程,藝術之嬗遞演變,乃其民族特殊文化興衰潮汐之映影,一國,一族之建筑適反鑒其物質,精神繼往開來之面貌,”就是這個意思。
一、 中國古建筑的特點
(一 )庭院式的組群布局
從古代文獻記載,繪畫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現存的古建筑來看,中國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律,這就是每一處住宅、宮殿、官衙、寺廟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單座建筑和一些圍廊、圍墻之類環繞成一個個庭院而組成的。一般地說,多數庭院都是前后串連起來,通過前院到達后院,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思想意識的產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應和外界隔絕的人物(如貴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離外門很遠的庭院里,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層層深入的空間組織。宋朝歐陽修《蝶戀花》詞中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詞句,古人曾以“侯門深似?!毙稳荽蠊倭诺木犹?,就都形象地說明了中國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二 )軸線的空間藝術
這種庭院式的組群與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縱軸線與橫軸線進行設計。這主要體現在受中國“周禮”思想影響較大的建筑體系當中。古代都城規劃中,都以主宮殿位于中軸線上,以宮室為主體,次要建筑位于兩側,左右對稱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與明清北京城的規劃布局。再如中國古代寺廟中,強調軸線空間布局的實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將主殿大雄寶殿放在軸線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白箝w右藏”、“左鐘右鼓”等??臻g層層遞進,庭院森森,這種布局是和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法和禮教制度密切相關的。它最便于表現封建的宗法和等級觀念,使長幼、男女、主仆之間在住房上也體現出明顯的尊卑 差別。
(三)“天人合一”的建筑環境
崇尚自然,喜愛 自然自古亙有。先民們早就注意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協調統一。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盡心》),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 ,從而形成一種主觀力量,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近自然、開發自然。在這種美學思潮的影響下,人們處理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不是持著與大自然對立的態度,用建 筑去控制自然環境;相反,乃是持著親和的態度,從而形成了使建筑和諧于自然之中的環境態度。例如東晉大官僚石崇在洛陽近郊修建河陽別業 (金谷園):“其制宅邊,卻阻長堤,前臨清渠,柏木幾于萬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歸引·序》);佛教高僧慧遠在廬山經營東林寺:“卻負香爐之峰,傍帶瀑布之壑,仍石壘基,即松栽溝。清泉環階,白云滿室。復于寺內別墨禪林,森樹煙凝,石逕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氣肅焉”(《高僧傳·慧遠傳》)。諸如此類的描述,文獻記載中屢見不鮮。從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風景地帶的佛寺、道觀、別業、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視相地選址,目的不僅為了滿足各自功能的需要,還在于如何發揮建筑群體橫向鋪陳的靈活性而因山就勢、臻合于局部的山水地貌、諧調于總體的自然環境。它們無異于點染大地風景使其凝煉生動、臻于畫境的“風景建筑”,這正是中華民族在建筑與大自然關系的處理上所體現的獨特的環境意識,雖非完全自覺,但卻十分明顯。歷來的山水“畫論”,對于這種環境意識都曾作過部分的美學和科學的闡述。
二、西方古建筑的特點
(一)立體感官,單一布局
與中國的古建筑相比,西方古建筑作為一個整體的建筑體系,它的建筑風格也是一脈相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古希臘建筑中的“柱式”便是“立體感官,單一布局”的突出表現。這些柱式結構的建筑外在形體直觀地顯示出和諧完美崇高的風格。有些柱式的柱頭是簡單而鋼挺的倒立圓錐臺,沒有柱礎,雄壯的柱身從臺面上拔地而起,透著男性體態的剛勁雄健之美。有的則是外在形體修長,端麗,柱頭帶有婀娜瀟灑的兩個漩渦,盡展女性體態的清秀柔和之美。雖然以柱式為構圖的原則所展示出的是單一布局,但其所蘊涵的生氣盎然的崇高美帶給人們的卻是立體感觀的視覺沖擊與震撼。
(二 )神億陛和宗教性
西方古建筑多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的特點。這是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響。特別是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文化一支獨秀,深深地影響了西方文明的發展。而正是在這種影響之下,出現了西方古建筑中最具有宗教與神化氣息的嶄新建筑風格——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總體風格特點是:空靈、纖瘦、高聳、尖峭。它直接反映了中世紀新的結構技術和濃厚的宗教意識。那空靈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態 ,是基督精神內涵的最確切的表述。高直、空靈、虛幻的形象似乎只指上蒼,啟示人們脫離這個苦難、充滿罪惡的世界而奔赴“天國樂土”。
作為富有濃厚神化性與宗教性代表的哥特式教堂,其內部結構全部裸露,近于框架式,垂直線條統帥著所有部分,使空間顯得極為高聳,象征著對天國的憧憬;每當陽光從布滿窗欞問的彩色玻璃照射進來時整個教堂的空間便彌漫著迷離與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種氣氛已盡顯了基督教的精神,其中法國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德國的科隆大教堂便是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他們也因此把西方古建筑的神話性與宗教性演繹得淋漓盡致。
三、古建筑所體現的東西方文化特征
(一)古建筑體現的中國文化特征
1、務實精神 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的若干特征及其建筑概念都反映出中華傳統文化實用理性的務實精神。中國古典建筑體系一直堅持著有節制的人本主義建造原則,始終以人體尺度為出發點,不求高大永恒,無論什么類型的建筑都很少像西方教堂那樣超尺度的東西。中國建筑的龐大是通過,小尺度單位的院落,不斷有規律地衍生而產生的。不論建筑群有多么龐大,人在其中活動,所感受到的永遠是與人相親和的尺度。這種設計取向,正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實用理想性思想居于統治地位的特點,迥異 于西方在神學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2、恒久變易觀念 傳統的中國式房屋設計原則采用通用式設計思想,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么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因此,久而久之,使人們形成了恒久變易的觀 念。中國建筑不注重外在直觀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隨著道路穿過一道道大門,便會有一個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開朗,。建筑序列猶如一軸長卷,且走且思,道不盡則思不盡,一直達到高潮有豁然醒悟之感,這一點在園林設計中表現得尤為充分。古典建筑在重領悟、重層次、重氣氛等方面極下功夫,反倒對單座建筑淡然處之。古人對感受 與領悟的要求,遠遠超過了對于建筑本身的注視。建筑以恒久的構件和不變的院落,通過無限衍生, 便能演繹出無窮的變化,從而形成了中國文化恒久 變易的內涵。
3、中庸思想 中國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華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則是質樸的墻,庭院深深深幾許,精彩之處全在這一層層的化解之中,農耕文化內向型的特征決定了中國古代建筑必然要選擇這種重感悟、重內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正因為如此,體現了中國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為適應之謂,“庸”為經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適用而經久不渝。中國建筑造就了人們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強烈的自我表現,而是追求執兩端而用中的溫順謙和的君子之風。
(二 )古建筑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1、獨立與自由
古代西方建筑往往以巨大的體量和超然的尺度強調建筑藝術的永恒與崇高,他們常常具有嚴密的幾何性,古代西方建筑在一套獨立的建筑體系上,形成獨特的方格,他們布局單一,似乎根本不需要多余的建筑來襯托。西方的建筑師們巧妙地把西方人的思想融于建筑,并形成迥異的風格。因此,正是由于那些極力表現人性的建筑使人們更加渴望去追求獨立與自由。
2、思維的縝密與創造力
從古代起 ,當西方建筑師們設計建筑時,他們不僅關注建筑的構造與精度,通常還在策劃時考慮到它的功能,功效及其防水、防火性,是否擁有便利的交通等。而隨著西方文明的不斷發展,西方古建筑的風格始終處于變化之中,從古希臘、古羅馬到拜占庭,從哥特式到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筑師們始終以高度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工作,而處于這些建筑之中的人們,就難免不受到建筑風格的感染,形成良好的創造氛圍,這也是西方文明更加富有創造力、想象力的原因。
影響中國古代建筑發展的是具體的政治制度約定俗成的道德規范和抽象的哲學理論,其中儒家傳統的禮治思想是指導古建筑創造的主要思想,中國的古建筑處處體現著秩序、實用、中庸。而在西方,無論是古希臘建筑中的宙斯廟,還是古羅馬建筑中的斗獸場,無論是拜占庭風格中的萬神廟,還是哥特風格中的巴黎圣母院,這些建筑都獨立的聳立于那里,直接,一目了然,沒有旁物的修飾也自成一體。這是偏重于對個人的頌揚和物質生活的享受 的直接表現。古文化影響了建筑風格而古建筑又影 響著中西方文化的發展,文化和建筑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譜寫著中西方輝煌燦爛的文化史詩。
參考文獻
[1]陸志寶.Touris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付熹年.中國古代建筑十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
[3]樓慶西.中國古建筑二十講[M].北京:三聯出版社,2001.
[4]馮驥才.中國古代建筑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關鍵詞】現代設計,仿古建筑,應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中國古代建筑以木結構居多.木結構有很多優點,倒如卯榫結合整體抗震、雕粱唾棟藝術純粹、單體組合空間豐富等;但也有許多致命的缺點,例如取材匱乏、腐朽老化、制作復雜、單體空間單調等?,F代鋼筋混凝土結構如何合理化、規律化的在古建筑中應用,使現代結構的仿古建筑既保持濃郁的中國古代特色又能摒棄木結構的致命缺點,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二、現代設計中仿古建筑的特點分析
1.現代設計中仿古建筑的概念簡述
中國建筑文化歷史悠遠,形成獨特,建筑物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宏偉中不失細膩,莊嚴中不失優雅。而“仿古建筑”一詞正式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但直到上世紀末學術界在理論上的探討, 褒貶不一, 可以說它經歷了一個坎坷不平的產生發展和成熟的過程。
仿古建筑形式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現代建筑材料或傳統建筑材料, 對古建筑形式進行符合傳統文化特征的再創造。狹義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傳統建筑材料, 在特定范圍內對古建筑的復原,嚴格講屬于文物修復范疇。
2.仿古建筑的特點簡述
仿古建筑通俗點講既是用現代的施工工藝體現古代建筑的外形。而我們知道由于古代建筑材料和理論的局限性,古建筑并不存在高層結構;故而現今的仿古建筑多以單層和多層為主。眾所周知,現代多層建筑多為砌體結構和框架結構。所以在仿古建筑中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
(一)中國古代建筑特點體現在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筑材料,并保持構架制原則。為了保護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中國古代建筑形成獨具特色的彩畫制度,令世人嘆為觀止。鑒于木結構的耐火性很差且使用周期短,在現今建筑中已經不提倡使用;而構架制的結構形式和現在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極為相似:傳力途徑明確,主體的承重結構和圍護結構分開。這就說明框架結構是最能體現古建筑精髓的結構形式。這也為室內空間的靈活布局創造了條件。
(二)中國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種多樣的罩、掛落、隔扇、屏等自由靈活地分隔室內空間。但彩畫制度這一形式在現今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中也只能通過外貼或噴繪等裝修手段才能達到。
(三)中國古代建筑創造并使用斗拱結構形式,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體系中所特有的形制,它既是梁和柱之間傳遞荷載以及承擔抗震作用的結構構件,又以其自身優美、華麗的造型而成為建筑的主要裝飾構件。集結構功能與裝飾功能為一體的精華所在。隨著現代結構形式及建筑材料的發展,斗拱這一重要的結構構件應用在仿古建筑中時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實質性作用,而僅僅作為一種具有觀賞性的裝飾構件。但是它作為古建筑的代表性構件是不可或缺的。
(四)中國古代建筑組群大多以庭院為組合單位:單體建筑沿周邊布置,圍合成中間的庭院。這樣的庭院整體風格是內向的:內部開敞而富于變化,外觀較封閉。按照中國的封建禮制觀念,庭院強調中軸對稱布局,以突出主體建筑,并求得整體的平衡。正是由于這種理念,古代建筑的單體建筑形式也是高度統一,無論是宮殿、寺廟、住宅等,不論其規模大小,外觀體形皆由臺基、屋身和屋頂三部分組成。這些特點難免單調,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古建筑的多樣性,而古代建筑師則從建筑組群沿軸線作多層次的縱身布局,從而使庭院變化豐富多彩的。而在古代園林的設計中這些特點并不明顯,原因是中國古代園林建筑以“師法自然”為原則,極盡自由靈活之能事。這才有了現在我們熟知的各式園林。
三、現代設計在仿古建筑中的應用
仿古建筑中應盡可能的以現在設計方式來使得各個方面的特點得到顯示。中國古建筑中以明清時期的蘇式園林古建最具代表性,也最為人們熟知;所以在仿古建筑形式中以仿明清蘇式古建為主。仿古建筑的主受力構件大體可分為:柱、梁、桁、檁、椽。傳力方向為:屋面椽檁桁梁柱;途徑明確,受力簡單。筆者將以一個簡單的仿古建筑設計做出分析。
1.景點的整體規劃
如圖1,該景點是為紀念一個上古凰落架”的傳說依山而建。簡單地分為兩個標高平臺。
首層平臺是一個小型的游園,二層平臺是圍繞一顆老梧桐樹的紀念游園。兩個高差所形成的兩個立面采用漢閼組合造型,第一立面兩組組合,中間設神道,通過神道臺階上至第一層游園平臺,該平臺采用對稱手法完成以鋪裝、落差廣場、旱地噴泉等要素組合的休閑廣場;第二立面一組組合,中間設過門閥門,闋門兩側分列兩組閣和宮墻,通過闋門上至二層紀念平臺。該平臺上設紀念亭和老梧桐樹遙相對應。其間夾雜綠化、鋪裝、廊道、水池等園林設計因素。
2.單體設計
如圖2,漢闋的造型古樸剛勁,別名鳳闋,能夠很好地突出該景點紀念。鳳凰落架”的古老傳說。將單體的闐分體量大小,前后不一地組臺在一起形成立面造型就要求單體的闊比例及大的構件仿古特點明顯,且利于現代結構施工。
設計中通過對古代漢鬩造型有選擇取舍,強調大形體的同時忽略某些結構細部,盡量通過小型裝飾構件體現古樸的昧道。單閆分上下兩層檐,中間是空口回音腔體,內置風鈴致枚,每當山風吹過鈴聲清脆引人尋覓。戧脊、覆瓦條等構件粗拙剛勁.線條挺拔。雙層闋頂面覆墨綠琉璃平瓦,其余外露面鋪青灰陶土磚。闋體正面中間置古式青銅浮雕??傮w組合色調以青灰的闋墻、青灰的鋪裝地面、墻上銅制金屬花箍、古松柏、紅綠的花草構成既莊重又活潑的紀念場所。單體組合方面通過闋體的高低、前后錯落,材質的轉換,橫向豎向線條的對比,墻體古式花盆的點綴形成單體的統一,豐富的多角度觀感組合立面。
3.結構分析
如何用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百分之百解決建筑設計的思路,在基礎承載、基礎形式、墻體形式、闋頭形式、細部構件等方面分別對待,既要考慮安全合理.又要考慮經濟實用。由于該地盛產石灰石,所以在基礎和墻體上采用了M7.5水泥砂漿漿砌MU20石灰石,在圍頭標高范圍內采用了內部框架,兩層檐板和豎向腔板從框架梁上以折板的形式挑出,板厚100 mm,壬10配筋,根部由于雙層板厚承載剪力不是問題,主要荷載考慮板自重、瓦板重量、風荷載、雪荷載。內部框架柱基礎伸人漿砌石灰石滿足錨固,并每隔800mm環形拉結一道框架梁,框架梁內側挑出基礎板,上漿砌石灰石作為壓載。且為防止風的側向力,必須在框架基礎上砌夠足夠壓載的石灰石,防止闋頭的側傾。其余戧脊等構件按照加工尺寸,用細石混凝土9號鉛絲做骨架,壁厚15 mm,預制后,焊接在相應位置的預埋鐵件上。外露裝飾分90采用鋪裝、抹面涂料、斬假石等做法。
四、結束語
通過對現代設計在仿古建筑中的應用案例分析,對現代結構的仿古建筑借助古老傳說的優美意境,和諧地與景觀規劃有機地融為一體有了淺顯的認識和大膽的嘗試。該景點建筑建成后,給人以建筑總體布置。彰顯雄渾大氣,單體建筑突出沉穩厚重,細部裝飾刻意精雕細琢的感覺,是謂成功的現代設計思路,同時也成為人們在閑暇時觀賞、游覽、休閑、散步的理想場所
參考文獻:
[1]牛毅勝 淺析現代設計在仿古建筑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山西建筑》 -2007年28期
[2]張向東 肖勝利 夏琪谷 洪勛 馬學 仿古建筑地震災后重建施工技術 [期刊論文] 《施工技術》 ISTIC PKU -2011年6期
[3]張福萍 仿古建筑結構設計實例簡介 [期刊論文] 《煤炭工程》 PKU -2003年9期
[4]謝海燕 淺談仿古建筑的設計――永定下洋溫泉度假酒店設計 [期刊論文] 《建筑設計管理》 -2012年7期
關鍵詞:古建筑:歷史發展;文化特征
中國古建筑以封建社會為代表,追求均衡對稱的方式,形成庭院式的組群布局,具有天人合一的特征,西方古建筑以立體感官、單一布局為特征,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二者不同的特點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建筑可視為是其精神文明的綜合體現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建筑的歷史也可視為是反映了其建筑文明發展的軌跡,而在其發展進程中若干重大的建筑成就則成為其歷史發展的標識物和人以為豪的共同記憶或民族文化遺產。梁思成先生說“建筑之規模,形態,工程,藝術之嬗遞演變,乃其民族特殊文化興衰潮汐之映影,一國,一族之建筑適反鑒其物質,精神繼往開來之面貌,”就是這個意思。
1中國古建筑的特點
1.1庭院式的組群布局
從古代文獻記載,繪畫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現存的古建筑來看,中國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律,這就是每一處住宅、宮殿、官衙、寺廟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單座建筑和一些圍廊、圍墻之類環繞成一個個庭院而組成的。一般地說,多數庭院都是前后串連起來,通過前院到達后院,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思想意識的產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應和外界隔絕的人物(如貴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離外門很遠的庭院里,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層層深入的空間組織。宋朝歐陽修《蝶戀花》詞中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詞句,古人曾以“侯門深似?!毙稳荽蠊倭诺木犹?,就都形象地說明了中國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1.2軸線的空間藝術
這種庭院式的組群與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縱軸線與橫軸線進行設計。這主要體現在受中國“周禮”思想影響較大的建筑體系當中。古代都城規劃中,都以主宮殿位于中軸線上,以宮室為主體,次要建筑位于兩側,左右對稱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與明清北京城的規劃布局。再如中國古代寺廟中,軸線空間布局的實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將主殿大雄寶殿放在軸線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白箝w右藏”、“左鐘右鼓”等??臻g層層遞進,庭院森森,這種布局是和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法和禮教制度密切相關的。它最便于表現封建的宗法和等級觀念,使長幼、男女、主仆之間在住房上也體現出明顯的尊卑差別。
1.3“天人合一”的建筑環境
崇尚自然,喜愛自然自古亙有。先民們早就注意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協調統一。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盡心》),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從而形成一種主觀力量,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近自然、開發自然。在這種美學思潮的影響下,人們處理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不是持著與大自然對立的態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環境:相反,乃是持著親和的態度,從而形成了使建筑和諧于自然之中的環境態度。例如東晉大官僚石崇在洛陽近郊修建河陽別業(金谷園):“其制宅邊,卻阻長堤,前臨清渠,柏木幾于萬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歸引序》);佛教高僧慧遠在廬山經營東林寺:“卻負香爐之峰,傍帶瀑布之壑,仍石壘基,即松栽溝。清泉環階,白云滿室。復于寺內別墨禪林,森樹煙凝,石逕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氣肅焉(《高僧傳慧遠傳》)。諸如此類的描述,文獻記載中屢見不鮮。從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風景地帶的佛寺、道觀、別業、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視相地選址,目的不僅為了滿足各自功能的需要,還在于如何發揮建筑群體橫向鋪陳的靈活性而因山就勢、臻合干扃部的山水地貌、諧調于總體的自然環境。它們無異于點染大地風景使其凝煉生動、臻于畫境的“風景建筑”,這正是中華民族在建筑與大自然關系的處理上所體現的獨特的環境意識,雖非完全自覺,但卻十分明顯。歷來的山水“畫論”,對于這種環境意識都曾作過部分的美學和科學的闡述。
2西方古建筑的特點
2.1立體感官,單一布局
與中國的古建筑相比,西方古建筑作為一個整體的建筑體系,它的建筑風格也是一脈相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古希臘建筑中的“柱式”便是“立體感官,單一布局”的突出表現。這些柱式結構的建筑外在形體直觀地顯示出和諧完美崇高的風格。有些柱式的柱頭是簡單而鋼挺的倒立圓錐臺,沒有柱礎,雄壯的柱身從臺面上拔地而起,透著男性體態的剛勁雄健之美。有的則是外在形體修長,端麗,柱頭帶有婀娜瀟灑的兩個漩渦,盡展女性體態的清秀柔和之美。雖然以柱式為構圖的原則所展示出的是單一布局,但其所蘊涵的生氣盎然的崇高美帶給人們的卻是立體感觀的視覺沖擊與震撼。
2.2神億陛和宗教性
西方古建筑多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的特點。這是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響。特別是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文化一支獨秀,深深地影響了西方文明的發展。而正是在這種影響之下,出現了西方古建筑中最具有宗教與神化氣息的嶄新建筑風格—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總體風格特點是:空靈、纖瘦、高聳、尖峭。它直接反映了中世紀新的結構技術和濃厚的宗教意識。那空靈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態,是基督精神內涵的最確切的表述。高直、空靈、虛幻的形象似乎只指上蒼,啟示人們脫離這個苦難、充滿罪惡的世界而奔赴“天國樂土”。
作為富有濃厚神化性與宗教性代表的哥特式教堂,其內部結構全部,近于框架式,垂直線條統帥著所有部分,使空間顯得極為高聳,象征著對天國的憧憬;每當陽光從布滿窗欞問的彩色玻璃照射進來時整個教堂的空間便彌漫著迷離與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種氣氛已盡顯了基督教的精神,其中法國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德國的科隆大教堂便是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他們也因此把西方古建筑的神話性與宗教性演繹得淋漓盡致。
3古建筑所體現的東西方文化特征
3.1古建筑體現的中國文化特征
3.1.1務實精神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的若干特征及其建筑概念都反映出中華傳統文化實用理性的務實精神。中國古典建筑體系一直堅持著有節制的人本主義建造原則,始終以人體尺度為出發點,不求高大永恒,無論什么類型的建筑都很少像西方教堂那樣超尺度的東西。中國建筑的龐大是通過,小尺度單位的院落,不斷有規律地衍生而產生的。不論建筑群有多么龐大,人在其中活動,所感受到的永遠是與人相親和的尺度。這種設計取向,正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實用理想性思想居于統治地位的特點,迥異于西方在神學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3.1.2恒久變易觀念傳統的中國式房屋設計原則采用通用式設計思想,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么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因此,久而久之,使人們形成了恒久變易的觀念。中國建筑不注重外在直觀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隨著道路穿過一道道大門,便會有一個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開朗,。建筑序列猶如一軸長卷,且走且思,道不盡則思不盡,一直達到高潮有豁然醒悟之感,這一點在園林設計中表現得尤為充分。古典建筑在重領悟、重層次、重氣氛等方面極下功夫,反倒對單座建筑淡然處之。古人對感受與領。悟的要求,遠遠超過了對于建筑本身的注視。建筑以恒久的構件和不變的院落,通過無限衍生,便能演繹出無窮的變化,從而形成了中國文化恒久變易的內涵。
3.1.3中庸思想中國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華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則是質樸的墻,庭院深深深幾許,精彩之處全在這一層層的化解之中,農耕文化內向型的特征決定了中國古代建筑必然要選擇這種重感悟、重內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正因為如此,體現了中國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為適應之謂,“庸”為經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適用而經久不渝。中國建筑造就了人們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強烈的自我表現,而是追求執兩端而用中的溫順謙和的君子之風。
3.2古建筑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3.2.1獨立與自由
古代西方建筑往往以巨大的體量和超然的尺度強調建筑藝術的永恒與崇高,他們常常具有嚴密的幾何性,古代西方建筑在一套獨立的建筑體系上,形成獨特的方格,他們布局單一,似乎根本不需要多余的建筑來襯托。西方的建筑師們巧妙地把西方人的思想融于建筑,并形成迥異的風格。因此,正是由于那些極力表現人性的建筑使人們更加渴望去追求獨立與自由。
3.2.2思維的縝密與創造力
營造技術研究是中國建筑史學的基礎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梁思成、劉敦楨等前輩學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營造研究,通過對古建筑的調查、勘測、比較和文獻、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營造學的基本知識、理論體系及演變規律。由于歷史的原因,早期建筑營造技術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為代表的建筑體系,結合官方歷史文獻如宋《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進行研究。這是中國建筑史學起步階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礎上建構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識體系,為推動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認識的深入,對民間和地方建筑表現出的文化豐富性、地域特征的關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顯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開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藝術等上層理論的研究工作,也會補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統研究。地方性的建筑營造技術隨著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的興起,而在全國各地更廣泛和深入的展開。以中國南方為主題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紀前后引起一些學者的關注,成為建筑史學發展的一個方面。雖然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營造”為題,但對地方性營造技術、工藝等的關注,實際上呈現了建筑歷史和歷史建筑研究的不同側面。
作為典型地域的嶺南古建筑營造技術研究嶺南地處東亞大陸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背靠五嶺,面朝大海,空間相對獨立。中原漢人南下之前為古越人之地,歷來遠離中國古代大一統的中央政權中心,歷代商貿發達,文化交流活躍。歷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時期南下的漢人、海外貿易商人等眾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漁獵文明、稻作文明、商貿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鮮明的嶺南地域文化?!皫X南地區”作為文化地理學的概念,指以五嶺以南包括廣東、廣西東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區和香港、澳門特區,廣義的嶺南還包括海南島。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嶺南空間地域,延伸至華南地區閩贛桂三省。嶺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區是廣府地區、客家地區、潮汕地區和雷瓊半島地區,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較多的關注和研究。嶺南地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和歷史文化邊緣區位,在此背景下,嶺南古建筑成為嶺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一直在中國古代建筑文化分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領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顯的嶺南建筑文化區。嶺南建筑文化區內,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僅廣東省境內就包括廣州、佛山、潮州、中山4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作為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古建筑在本地區有大量保存,它們是嶺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對象。進一步聯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計劃推進完善“嶺南”——“華南”——“亞熱帶”的區域的歷史建筑研究。因此,雖然“營造技術”研究本身是嶺南歷史建筑的一個局部,但通過它來展開并逐步完善和確立“嶺南”建筑譜系,比較“江南”,建構“華南”,開拓“亞熱帶”成為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基礎環節。具體展開來說,其一,可以對于研究中國古代建筑史乃至東亞建筑的歷史與發展進行深化、完善和補充,在空間上闡釋南方地區或亞熱帶地區以木構為主的建筑技術的體現形式與內涵;在時間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歷史階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為歷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證,籍此可以深化中國建筑史中的區域研究與體系研究。其二,在中國古代建筑之多元、廣闊、多樣的背景下,在時間空間上構建嶺南建筑的特點,有益于本地域現代建筑的發展借鑒。其三,對嶺南建筑傳統保存的系統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無形的技藝及其它營造傳統文化的系統研究,對于保護嶺南文化,保護嶺南建筑文化遺產,以及傳承嶺南文化將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研究創新方法取向(1)以大木營造技術為中心整合相關營造技術體系:“營造技術”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單一、二種技術,而是貫穿營造活動全過程的相關技術與理論,從選址、規劃、設計到材料的加工應用,結構形式選擇、節點處理手法等等。以往的營造技術研究大多是比較單一的如大木作、磚作、瓦作等的分項獨立研究,缺乏對建筑營造技術的整體及系統考量,對此,本項目以將以大木作營造技術為主導,整合樣式譜系、各作營造技術配合結點、材料工藝、文獻研究和工匠法則等不同的研究視角,建構地域性營造技術的建筑基礎理論。(2)以“民系”文化圈為基礎的營造技術源流與交融:文化區內的研究會忽略了文化區之間的歷史文化關聯性和地域的共性,嶺南地區歷史上形成了以四大民系為基礎的文化圈,每個文化圈都有相對穩定和成熟的建筑體系和營造技術,但文化圈相鄰地區則在文化上和建筑營造方面則相互借鑒。研究以“民系”文化圈為基礎,一方面將民系中民間和官式建筑營造技術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研究各民系文化圈之間的營造技術的交流融合,重視營造技術的源流發展,以歸納總結地域性建筑的樣式和技術特征。(3)重視與開拓地方建筑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由于地方建筑的歷史文化的原因,缺乏系統的文獻資料,有經驗的老工匠日益減少,后繼乏人,地方建筑術語模糊不清等諸種原因,都對地方建筑的系統規范研究帶來莫大困難。所以對其進行基礎理論和規范研究將是很突出的問題,比如對地方建筑法式特征元素研究與規范方法的研究;對地方建筑斷代依據與方法研究,以及對地方建筑術語規范化的研究等等。這將會對地方建筑的研究取得規范和方法上的意義,使本研究具有普遍的學術價值。(4)加強研究的科學性:注重嶺南古建筑營造技術的科學性研究,一方面重視設計法則、法式特征研究,包括建筑設計與尺度之法則規律;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包括結構力學特點、材料力學性能等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試圖將兩者關聯起來思考問題。在應用層面上,嶺南地區由于毗鄰港澳,經濟特區范圍大、設定早,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首先,大量歷史建筑面臨拆遷和改造,開展保護工作的緊迫性相當突出,本項目的研究有助于準確有效的開展調查評估和修繕工作;其次,新的規劃和建筑設計在體現地域文化特色方面嚴重缺失,該項研究對認識地域建筑特色,承傳地域文化也具有重要價值。再次,東南亞的一些地區(例如泰國、越南、新加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嶺南地區傳統建筑文化影響,使得本項目具有應用于國際研究的潛力。
2本課題研究相關的研究現狀
本課題相關的國內外研究成果及發展動向,大致集中在以下4個方面:(1)關于嶺南建筑技術、類型、區域的研究;(2)關于南方地域性建筑及工藝技術的研究;(3)關于設計手法與理論的研究;(4)關于地域建筑技術源流的研究。
2.1基于地方性營造傳統的中國南方古建筑研究
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體現在2000年以來東南大學學術隊伍的系列研究課題上。東南大學張十慶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南方建筑譜系與區劃研究》(項目批準號:59978006;2002年完成)。主要成果有:張十慶《古代營建技術中的“樣”、“造”、“作”》(《建筑史論文集》15輯)等系列論文1)。東南大學建筑學系朱光亞教授負責的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編號2000028609)“南方發達地區傳統建筑工藝搶救性研究”課題,以及2007年開始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東南地區若干瀕危和失傳的傳統建筑工藝研究》(項目批準號:50678034),成果包括了張玉瑜《福建傳統大木匠師營造技藝研究》等系列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表1)。上述研究有以下3個特點:(1)中國南方古建筑研究成為用“地方性”知識反思現有中國古代建筑基礎知識體系的學科前沿領域;(2)重視地方性營造技術傳統的研究,對南方建筑形式譜系、技術源流、工藝作法等技術性層面的強調,這成為對20世紀90年代偏重建筑文化理論探討的反動,也是學科發展回歸基礎知識建構的有益表現。這對進一步建構地方性建筑的基礎理論,深化研究成果并和現有中國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識體系(官式建筑的營造法式等)進行對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3)“中國南方”在相關研究中主要限于傳統的“江南”地區,這是南方古建筑資源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同時可以注意到,作為“江南”與“嶺南”過渡的福建地區也得到了關注,這意味著研究課題發展向“嶺南”提出了要求。
2.2嶺南地區古建筑研究
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體現在華南理工大學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包括:
(1)以龍慶忠教授為主導的嶺南古建筑研究龍慶忠教授是嶺南古建筑研究的開創者和奠基者,自1948年任教中山大學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前身)建筑系教授以來,在教育思想上主張學生應該打好建筑歷史的基礎,以史為鑒,造福于民。所以長期以來致力于嶺南地域的古建筑研究,自20世紀50年代便開始帶領學生對廣州、佛山、潮州、揭陽等地的重要古建筑進行測繪,收集嶺南地區的古建筑資料,進而開展嶺南古建筑的系統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龍慶忠文集》2)中,文集中收錄的“古番禺發展史”、“廣州中山四路秦漢遺址研究”、“廣州南越王臺遺址研究”、“南海神廟”、“瑰偉奇特、天南奇觀的容縣古經略臺——真武閣”、“廣州懷圣寺”等論文可謂嶺南古建筑研究的扛鼎之作。龍老前后培養出如陸元鼎、鄧其生、吳慶洲、陶郅、肖大威、程建軍、張春陽、鄭力鵬等學者,并指導研究生完成了如吳慶洲《兩廣建筑避水災之調查研究》等系列論文(表2)。龍慶忠教授的學術研究和培養建筑史學后人,不僅開創了嶺南古建筑的科學研究先河,更為嶺南古建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以陸元鼎教授為主導的傳統民居系統研究該系列研究持續時間長、影響大、成果多,在當代中國建筑學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陸元鼎教授指導的傳統民居研究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如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等系列論文(表3),初步形成了以中國東南系建筑區系以類型為基礎的民居研究理論,為南方民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和方法基礎。他出版了《廣東民居》、《中國民居建筑》等重要專著,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客家民居形態、村落體系及居住模式研究》。20多年來持續主持了15屆傳統民居學術研討會和7屆海峽兩岸傳統民居學術研討會,有多部論文集出版。近年來,在相關的民居學術研討會中加強了民居營造技術課題的關注。
(3)吳慶洲教授對嶺南古建筑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肇慶梅庵》、《粵西古建筑瑰寶——德慶學宮大成殿》等論文,對嶺南重要古建筑的法式有著較深入的探討,是研究華南宋元時代古建筑的重要文獻。此外,在城市史的研究方面,吳慶洲教授指導博士生完成了系列相關碩士、博士論文。
(4)筆者致力于嶺南古建筑的法式與營造技術研究,發表了相關的系列研究論文,所著《嶺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構架研究》3),對嶺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構架進行了系統研究,該研究基本上繼承了營造法式的研究傳統,對廣東官式建筑或殿堂式建筑的形制、大木作技術和地域特征作了系統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嶺南大式殿堂建筑構架樣式譜系。其指導研究生完成了如李哲楊《潮州傳統建筑大木構架》等系列論文(見表4)。近年來,一批年輕學者如肖旻、李哲楊等,在嶺南古建筑的營造技術、法式尺度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綜上,關于嶺南地區的古建筑研究成果雖然在營造技術和法式、工藝等方面較為薄弱,但對于逐步全面開展本研究課題已奠定良好的學術基礎。統計2000~2012年東南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關于東南沿海地區的古建筑研究學位論文和期刊論文總計144篇,其中建筑類型約占1/2,其次是建筑法式的研究約占1/3,而建筑工匠的研究最為薄弱僅占1.5%。兩個高校相比較而言,東南大學在建筑法式的研究方面更為出色,而華南理工大學在建筑類型研究方面則更為關注。通過比較,在嶺南地區亟待加強建筑工匠和建筑法式的研究。
3項目的研究內容、研究目標
對于本項目而言,需要進一步發展為涵蓋官式殿堂(學宮、寺院)——民間建筑(祠堂、書院民居)的營造技術的整體研究,包括建筑設計法則、各匠作技術(以大木作技術為主,包括磚作、瓦作、土作、雕作等裝飾裝修技藝),并以此為線索和基礎,探討嶺南各文化地理區劃或民系之間及與周邊關聯地區的營造技術源流傳播和交融關系,初步建立嶺南建筑地域特征的連續譜系。
3.1研究內容
(1)譜系劃定:嶺南地區古建筑譜系的調查、劃定及其演變的歷史研究。特別關注嶺南地區古建筑的大木構架類型譜系,研究不同構架類型的特征,相互之間的異同及其聯系。以及幾大方言文化族群(“民系”)的分布與嶺南古建筑譜系與分譜系。(2)營造體系研究:嶺南地區古建筑主要類型的營造體系(設計、工藝、材料、樣式與尺度等)。主要特征類型包括官式殿堂(學宮、寺院)、民間公共建筑(祠堂、書院)、民間住宅等。以整體、系統的觀念對地域建筑營造過程中各層次、各層面、各種的技術加以研究。(3)斷代研究:嶺南古建筑形制的分區、分期及斷代特征與依據,并嘗試進行歷史解釋。按各子系分別歸納,細化到尺度、比例、形態、材料、工藝、觀念等各層面;嘗試建立樹狀表格示意框架(圖1、2)。(4)地域性技術研究:基于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亞熱帶)嶺南古建筑營造技術的地域性研究,包括應對高溫潮濕、臺風、蟲害的隔熱、防潮、防風、防蟲等防御性營造技術和上述內容相關相協調的建筑物理性(隔熱、通風、防盜)營造技術及其關聯研究;如何應對高溫、多雨(暴雨陰雨)、潮濕、強日照、生物侵蝕、臺風、地震等相關材料的利用、技術的研發,包括建筑的通風、隔熱、防蟲、防風、抗震、防腐等,探討本地域有益有效的低成本適應性技術,有效保護的技術等。(5)技術源流研究:嶺南古建筑營造技術的技術源流研究,通過與相鄰地域古建筑營造技術的比較研究;與北方官式建筑基本形制的比較研究,探索本地區建筑的原型和營造技術的源流關系。各區域的社會歷史發展,漢越文化,不同時期南傳的北方“正統”文化的相互作用,不同體系建筑文化基因的沉淀。更深入的認識嶺南地區內部各系統建筑的現象與演變歷史,在更廣闊的研究視野下,在亞太地區的高度認識嶺南區域內種種建筑現象,歷史與內涵,從而深化對中國建筑史的認識。
3.2研究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旨在建立廣府地區古建筑的類型體系、術語體系、符號體系;初步提出形制鑒定的指標;解釋廣府地區古建筑形制的演變問題,探索嶺南古代建筑藝術與建筑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律。
4本課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4.1古越人(本地土著)原生建筑營造技術的調查研究
對這一點來說,主要是加強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甚至東南亞亞熱帶地區的建筑研究,特別是對曾經廣泛流行于該地區的干欄式、穿斗式建筑的研究,以及通過考古資料和文獻資料方面的研究來尋找線索、演變軌跡和建筑規律。
4.2對調查目標與量的科學篩選與控制
關鍵詞:中國古代建筑;設計藝術;情理合一
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8-0194-01
談起中國古代建筑,極具裝飾性的屋頂架構、色彩絢麗的顏色搭配、規整的庭院結構等形象都直觀的反映在我們腦海中,其對古代生活的直觀呈現、對文化藝術的極高造詣皆廣為人知,很好的把情與理這二者結合在了一起,將“情理合一”的理念完全融進了中國古代建筑設計上。
一、中國古代建筑設計藝術的理性思維
中國古代建筑設計藝術的理性思維主要表現在:第一,古代建筑的“墻倒屋不塌”的屋頂設計架構極具理性思維;第二,軸對稱的古代建筑設計理念,理性思維的直觀表現。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建筑的“墻倒屋不塌”的屋頂設計架構極具理性思維
中國古代建筑設計藝術很具特色,高墻、大屋頂、高臺、臺樓、大門等都是建筑的標志所在,尤其是純木架構的屋頂設計,結構靈活易于拆裝,木頭的柔韌性與架構設計的堅固性融合在一起,適應性比較強,而且在中國古代,鋼鐵很少見甚至沒有,木頭取材更加容易,便于打造各種形狀,使屋頂的木頭按照設計好的架構層層疊加,“墻倒屋不塌”的諺語就很好的說明了中國古代建筑設計極具理性思維,采用木柱、木梁構成房屋的整體框架,屋頂與房檐的重量并不是靠墻壁支撐,而是通過梁架直接傳遞到立柱上,如此一來墻壁的作用只是裝飾分割區間,與現代建筑的設計理念是很大不同的。在中國古代建筑設計藝術中,斗拱曾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它位于柱梁之間,主要是傳遞由屋面和上層構架傳下來的荷載,直接由地面基礎作為支撐,這種理性設計能夠加強房屋的堅固性,具有防震等功能,這是其實際作用;另外它還具有裝飾作用,構造精巧,向外出挑,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遠,整體看起來更具觀賞性。
(二)軸對稱的古代建筑設計理念,理性思維的直觀表現
通過對中國古代建筑的觀察就會發現,其中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對稱美,軸對稱的建筑設計理念正是理性思維的結晶。中國古代在建筑設計很早就開始在注重房屋堅固性的同時注意房屋外在的修飾,通過觀察現存的故宮,就會深有體會,單個建筑體的屋檐對稱、門窗雕花對稱使房屋看上去甚是美觀,整個建筑群也有其對稱中心,街道規整,由外向內層層深入,每一座房屋都是在事先的規劃設計之中,都是主題的陪襯,平面布局簡明,方向感強,無論想到哪處,都會按照規整的街道線路到達,對稱的設計也易于對整個建筑群的熟悉。在一個建筑群中,一般來說,相對重要的建筑都是安置在縱軸線上,其它房屋安置在它左右兩側的橫軸線上,軸對稱的建筑設計正是基于封建社會生活的理性思考。
二、中國古代建筑設計藝術的人文情感
中國古代建筑表面看上去莊嚴雄偉,很有氣勢,但其又蘊含著獨有的藝術特色,和諧、含蓄、寧靜、內向的建筑內在正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在建筑上的表現,包含著強烈的古代生活意念和豐富的文化,有著其獨特內在的人文情感。主要表現為:一方面,庭院結構的設計,正反應了中國古代“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思想意識;另一方面,古代建筑蘊含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也起到了載體的作用。
(一)庭院結構的設計,正反應了中國古代“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思想意識
大到中國古代皇室宮殿如故宮,小到平常百姓家園如北京四合院,都是被規規整整的圍墻包圍著,墻內的建筑也是規規整整,整體看來基本都是呈正方形或是長方形,房屋都有自己的核心存在,其它房屋都是圍繞它而建。庭院的設計結構反映了中國家庭觀念的重視,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在中國古代很受推崇,認為這是家族興旺的展現,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個庭院內,使得家族的力量顯得也是很強大,血緣關系在中國一直都備受關注,家族意識很強,庭院結構的設計可以讓自己家人更加緊密生活在一起,在家人團結的同時也用一道外墻把其他人拒之門外。中國古代建筑的鼎盛基本是在封建社會時期,封建思想也是廣為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等一類的思想也使得家族中的女人尤其是大家閨秀、小家碧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生活在層層深入的庭院內,建筑的設計理念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生活理念的反映。
(二)古代建筑蘊含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也起到了載體的作用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經歷了很多朝代,文化也是代代傳承,在每個朝代基本都對上個朝代文化有所繼承,很多文化元素也都附著在了建筑上,通過建筑這個特殊載體傳承文化。首先中國建筑的庭院設計在考慮生活元素的同時不自覺的就展示了其組群布局的獨特藝術魅力,相比西方建筑來說,中國古代建筑更喜歡含蓄,不會說讓你直觀的了然一切,而是隨著步伐移動逐漸展開,有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韻味,蘇州園林就這方面的典型,其占地面積不是太大,但經過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合理的筑山、疊石、理水,加上花草樹木的搭配,層層遮擋,巧妙點綴,“欲揚先抑、含蓄幽曲”的手法使得整個園林移步換景,意境深遠;園內的寫意山水藝術也是中國文學、繪畫藝術的歷史淵源之一。中國古代建筑的室內設置更是獨具中國文化特色,北京故宮、蘇州園林、《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等都展現了我國古代建筑文化的內涵,廳堂的匾額名字、窗上的雕花,層層疊加色彩斑斕的屋頂架構都獨具特色的包含著豐富的文化。朱紅色門窗搭配藍綠色的屋檐,有些再加上金線、金點,藍綠之間也適當加少許紅點,使得整個建筑的彩畫圖案看上去顯得更加活潑,從色彩藝術增強了房屋的裝飾效果。
中國古代建筑不僅僅是理性思維的技術科學,更是一門獨具魅力的藝術、一種對文化的傳承方式,包含著中華文明獨具特色的文化元素。
三、結束語
獨具特色的中國古代木質架構、軸對稱規整布局建筑設計,真切的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尤其是封建社會的皇權貴族及平民的日常生活心理,融入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種文化元素,傳承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實現了中國古代建筑設計藝術的“情理合一”。
參考文獻:
[1]李若輝.從天津楊柳青石家大院看中國古代建筑中的哲學思想[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01).
關鍵詞:建筑文化;大地文化;親地;戀木;宇宙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中國建筑文化,是東方所獨具的一種“大地文化”。
一般而言,凡是建筑,無論古今中外,都是人類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展現于廣闊地平線之上的、一種巨大的空間文化形態,建筑是人類按一定的建造目的、運用一定的建筑材料、把握一定的科學技術與美學“語匯”所進行的大地營構。雄偉古老的中國萬里長城、舉世聞名的明清北京故宮、意境寧靜深邃的江南園林建筑,正如嚴正重拙的埃及金字塔、典雅靜穆的希臘“帕提農”神廟、巨碩華美的羅馬凱旋門以及清麗純和的印度泰姬陵一樣,無一不是一種在時間的流逝中矗立于大地的空間存在,在現實的無言沉默之中,給人以深沉的歷史感,不斷地向人“訴說”著這個國家、民族、時代甚至地域、個人的獨特的“文化”,并且無可逃避地對建筑文化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世界建筑體系
古代世界曾經有過的主要的獨立建筑體系大約有七個,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斷,或流傳不廣,成就和影響也就相對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亞、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等。只有中國建筑、歐洲建筑、伊斯蘭建筑被認為是世界三大建筑體系,其中又以中國建筑和歐洲建筑延續時代最長,流域最廣,成就也就最為輝煌。
中國最早的史前建筑,誕生于距今約10000年前的舊、新石器時代之交,即原始農業開始出現,人們的定居要求開始增強的時候。而最早顯現出初步的關于美的即廣義藝術要求的建筑,則出現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時代中期。從一種結構體系而言,中國傳統建筑終結于二十世紀初。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建筑始終完整保留了其體系的基本性格。從其全部歷史可以分出幾個大的段落,商周到秦漢,是萌芽與成長階段;秦和西漢是發展的第一次高潮;歷魏晉經隋唐到宋,是成熟與高潮階段;唐宋的成就更為輝煌,是第二次高潮,可以認為是中國建筑的高峰;元至明清是充實與總結階段;明至盛清以前是發展的第三次高潮??梢钥闯?,每一次高潮的出現,都相應地伴有國家的統一、長期的安定和文化的急劇交流等社會背景。例如秦漢的統一加速了中原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流;隋唐的統一增強了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以及中國內部南北文化的交流;明清的統一又加強了中國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并開始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與其他藝術例如詩歌常于亂世而更見其盛的情況不同,可以認為,統一安定、經濟繁榮、國力強大和文化交流,正是建筑藝術得以發展的內在契機。
二、中國建筑文化起源
中國古代是怎么看待中國建筑文化之起源這一重要問題的呢?
墨子云:“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宮室之時,因陵丘掘穴而處焉。圣王慮之,以為掘穴,曰冬可以辟風寒。逮夏,下潤濕,上熏,恐傷民之氣,于是作為宮室而利?!蹦佑终f,“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下潤濕傷民,故圣王作為宮室。為宮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潤濕,邊足以圉風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薄兑讉鳌贩Q,“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雪,蓋取諸大壯?!薄俄n非子?五蠹》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辟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薄抖Y記》則指出,“古者民澤處復穴,冬日澤不勝霜雪霧露,夏日則不勝暑蟄。圣人作,為之筑土構木,以為宮室,上棟下宇,以蔽風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p>
這里所記,難免掛一漏萬,其意不外有三。其一,上古宮室之起源,始于自然環境之惡劣;其二,宮室之前期居住文化方式,為穴居與巢居;其三,上古穴居與巢居的創造者,為“圣人”、“圣王”。
如前所述,中國建筑文化之起源種種,所處時代有異,而所論大同小異。其中主要之點,是將上古宮室之發明權,歸之于黃帝之類。這反映出一個共同的文化觀念與文化心態,即強烈而執拗的崇祖傾向,往往將“人文初祖”黃帝指為中國建筑文化的創始者,這大概是中國文化史上所流行的陰陽五行觀在祖宗崇拜觀念中的反映了。
三、中國建筑的“宇宙”精神
在文化觀念和時空意識上,這關系到歷來中國人所認識、體悟到的“建筑”究竟是什么的問題。
中國人所認識、體悟到的“建筑”,是一種人工創造的“宇宙”。宇宙即建筑,建筑即宇宙,這一點,早在先秦的文化觀念與時空意識中,已經光輝地體現出來了。
宇宙之“宇”,指“宙”(時間)的空間存在方式;“宙”,指“宇”(空間)存在的運動過程。宇指空間的廣延性;宙具時間的延續性。時空并存,不可分拆。然而,如果僅僅知道“宇宙”即時空這一意義卻不去追溯“宇宙”的本來義,必將無力解開宇宙即建筑、建筑即宇宙這一中國建筑文化的理論之謎。
“宇宙”的本義,指建筑。
所謂“宇”,屋檐之謂?!墩f文》:“宇,屋邊也?!薄拔葸叀奔次蓍?,許慎可謂深諳“宇”之底蘊。此說肇自《易經》?!兑捉洝反髩沿杂小吧蠗澫掠?,以待風雨”之說,即取“宇”之本義?!爸妗钡谋玖x為梁棟。高誘說得很清楚:“宇,屋檐也;宙,棟梁也?!?/p>
建筑是一種空間存在,它以屋頂、屋檐為代表的立面是這一空間存在的主要標志,但是,僅有這“宇”還不能成“屋”,只有同時有“宙”,才是宮室在東方大地之上長久屹立的現實存在。中國建筑的傳統型式的木構梁棟,具有舉足輕重的撐持、負重的物理功能。就中國土木建筑而言,假如抽去了房屋的“宙”即梁棟,那么屋就倒坍,也就“屋將不屋”了。
因此,那支撐屋頂重載的梁棟(宙),實在是中國傳統土木建筑的生命。建筑物是否能在大地之上持“久”屹立,全憑梁棟的撐持。
從中國文化及其建筑文化分析,“宙”與“宇”字一起,共同揭示了中國古代宇宙觀的形成與建筑的文化聯系,或者可以說,中國古代素樸的宇宙觀,是從建筑實踐活動與建筑物的造型中衍生而成的,它其實就是中國古代建筑文化的時空意識。
總之,中國建筑的文化性格,表現為觀念上的“宇宙”觀,體現出一種人工宇宙(建筑)與自然宇宙相同構的“宇宙意識”,具有人與自然相親和的特點,使中國建筑文化的哲思境界和美學意蘊顯得深邃而氣度不凡。同時,以倫理代宗教及其強烈的政治倫理色彩,說明中國建筑在一般地接受儒道釋文化思想影響的文化歷程中,其主導文化性格的形成,無疑與儒家文化具有更多的歷史聯系。從以土木為材這一點來看,中國建筑的“親地”與“戀木”,說明它對東方大地真正的血肉相連的依賴,塑造了令人深為感動的東方大地文化之情、理交融的品格。在技術與藝術上,中國建筑是空間與時間、材料與結構、方形直線(中軸)與圓曲韻致、陽剛與陰柔、莊重與活潑、理性與情感之間所進行的一場嚴肅而美妙的文化“對話”方式。
參考文獻:
[1]儒家文化的人學視野王杰 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中國建筑的文化歷程王振復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現代建筑理論 劉先覺 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中國當代建筑文化價值的體現,需要從具體的外形和慣用的符號語言上脫離出來,在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和審美意識進行深入認識了解的基礎上,用辯證的思維來思考,探索能和現代建筑藝術和審美意識切合、在精神層面上表達中國建筑的創作之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注重審美性與倫理性的高度統一,建筑中蘊含著深奧豐富的文化底蘊。我國傳統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歷來主張順應自然,建筑需要不斷更新,進行新陳代謝,要與自然保持和諧。多樣變化中注重綜合性的整體空間意象,體現“天人合一”的環境理念。
儒家、道家、佛家“天人合一”的和諧思想,貫穿了中國哲學屆并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審美觀念,具體來說,在建筑過程中,三家的天人合一觀念或多或少的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儒家將自己主導的倫理道德等思想融入到建筑理念當中,尤其體現在宗廟建筑中,在其中有著嚴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是將自己的教義融入到佛教建筑之中,體現了佛教建筑的獨特性;而道家是把自家學說中返璞歸真的自然意識融入到建筑理念當中,在這種思想主導下建立的建筑,旨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道家對于中國建筑最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園林建筑上,并且這種思想和當代在建立遠離城市中心的郊區別墅上有著很大的相同之處。
二、建筑文化中地方特色的體現
中國作為多民族的國家,在漢族和少數民族大雜居的背景下,各地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亭閣橋梁、各地民居、裝飾建筑、宗教建筑、古代園林在歷史的發展中百花齊放。如鳳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年間,歷經300多年的風雨滄桑,古貌猶存。老城依山傍水,清澈的沱江穿城而過,沱江邊有紅色砂巖砌成的城墻佇立,城內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古城以古街為中軸,連接無數小巷,溝通全城,古街是一條縱向隨勢成線、橫向交錯鋪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來便是熱鬧的集市。古街兩邊建筑飛檐斗拱,店鋪中陳設著琳瑯滿目的民族工藝品,濃濃的古意古韻,透出古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也是如今鳳凰旅游的精華所在。
而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大城市中高樓林立,聳拔入云的高大建筑體現出了“陽剛”之美;作為城市綠地的街心公園又體現出了“柔秀”之美;小城市地方風情濃郁的古城鎮,體現了“民俗”之美。在現代建筑創作中,如果能把自己固有的文明最大價值的凸顯和傳承,深度發掘民族歷史文化,將富含地方建筑特色的建筑元素融合進方案設計中,不生搬硬套。在設計時多搜集當地較為普及的近代及之前的建筑資料,并歸納其共同點,結合現代建筑技術靈活運用,將會吸引更多的各行各業的人的關注,建造真正具有中國元素的現代建筑,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
三、傳統建筑的傳承與更新的價值體現
對傳統建筑的態度是保存繼承。保存是對前人的成果批判的繼承與發揚。無論是從中國自古以來的十分完善的陰陽八卦論、兩儀四象說,還是結合現代人們接觸的建筑形式美法則,凡有歷史價值的,自當保存,是對中國文明的尊重。中國古人深諳風水之說,因此,凡在有名望的家族或者是繁華的大都市,所能見到的建筑,無論是陰宅還是陽宅,傳統風水對周圍環境的都是講究“左青龍、右白虎”,這些正好對應了當今建筑美學中美學對稱均衡原則。對傳統建筑也應該更新發展。大自然鬼斧神工,讓人們在沿途欣賞的時候自然的產生一種愉悅感。但是自然不是單一的,是多種物種的組成,物種之別造就感官之差,不同的感官之悟才能產生飽和的情感。就古鎮建筑的傳承與更新來說,鳳凰古城本身具有幾百年的歷史,從文人的筆下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其固有的歷史價值不可磨滅,但是在現代化的當今,無論是為旅游促進經濟這一目的而刻意打造民眾心中的古城,還是真正有愿意為古城的發展更新付出的人,至少,鳳凰在回歸歷史價值的同時也在和世界磨合,使其自身更具有文化價值的同時,也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四、結語
關鍵詞:中國古建筑;現代建筑;影響;啟發
1中國古建筑與現代建筑的形成與發展
1.1.中國古建筑
在世界建筑體系中,文化底蘊深厚的中國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絢麗的奇葩。在世界建筑體系中獨樹一幟源遠流長的,成為獨立發展的體系。中國古建筑思想在世界建筑史上,以它獨特的地域特色,描繪出中華名族五千年文明歷史,當我們站在現代人的審美角度,回首望去中國古建筑的發展歷程,就如同翻開了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詞典,古建筑展現出歷朝歷代獨特風貌;中國建筑以它絢麗的色調風格、精巧的做工工藝,讓人感受到中國古建筑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
1.2現代建筑
現階段,我們從國際的角度出發,建筑設計僅僅視為少數貴族人使用,在世界發展史上可以得出這一結論。主要要建筑設計大多數是為封建君主服務、王公服務、教會服務、國家服務。就像美國評論家羅伯特•休斯(Robert,Hughes)說的那樣“窮人沒有設計”。中國建筑設計也不外乎于此,尤其是世界趨于多元化,西方文化的不斷涌入中國,隨著封建制度的沒落,古老的中國大門被西方文明逐漸打開,中國古建也開始受到了沖擊。
2以實例分析中國古建筑元素在現代建筑中的運用
2.1貝聿銘與蘇州博物館
例如在蘇州博物館的新館,蘇州博物館的新館其建筑風格屬于新中式建筑,這種風格的獨特之處在于其房屋屋頂的設計,也是我們走進博物館時首先看到這個獨特的屋頂設計。這種屋頂的設計手法源自蘇州古建筑的坡頂,屋頂四周的翹角以及它的做工工藝,把傳統建筑和現代建筑的特色發揮到了極致,這些屋頂通過現代科技材料,用金屬、玻璃以及木材作為屋頂主要的材料,通過光照處處不同的層次,演繹出不同的環境效果,讓人猶如進入一副中國山水畫的感覺。蘇州博物館建筑群的布局方式,延續蘇州建筑群落布局的特點,把博物館放置于院落之間,通過這些院落之間相互組合,使建筑整體跟周邊環境相互融合、協調統一,拙政園作為蘇州最有名的建筑群落之一,博物館主館的建筑風格延續了拙政園建筑的特點,成為整個群落中的一個重點。白墻、灰瓦成為博物館主要的建筑基色,這些淡雅的色調與周邊建筑色調相互融合在一起,作為新中式建筑,建筑中的灰色材料,被現代的灰色花崗巖所代替。把傳統中國古建筑設計精髓不斷發掘、提煉、擴展,并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現代建筑,蘇軾在《靈璧張氏庭院記》中說:“華堂夏屋有吳蜀之巧”,蘇州建筑在中國古建筑中,以精巧細致為主,蘇州博物館主要通過對蘇州古建筑風格和中國建筑元素提煉;從傳統的古建筑構造元素中發掘適合該建筑的設計元素,對蘇州傳統建筑中的幾何形狀進行演變,用現代的技術、材料重新詮釋現當代蘇州建筑設計風格。在建筑的空間規劃方面,中國傳統的移步換景淋漓盡致地體現在該建筑的空間中。夏玉瑩在《民族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與轉化》中提到:“蘇州博物館新館這一傾情之作就使得蘇州民居風格和現代建筑和諧對接,融建筑于園林之中,使古代民族文化和現代的科技相輔相成?!蓖ㄟ^對局部空間的伸縮處理,讓人進入該區域時空間放大,給人一種探索進入的欲望,這也是建筑設計中空間使用的巧妙手法;進入后院時,大量地運用中國傳統的造園手法,亭榭、水面、置石、樹木映入眼簾,讓人進入具有禪意的私密空間,跟入口的空間感覺形成對比。
2.2王澍與寧波美術館
寧波美術館作為中國著名建筑師王澍的代表作之一,為了維持這座大樓給城市帶來的美好回憶,設計師王澍保留了原有空間結構不變得同時,并且在設計者的極力呼吁下原有的碼頭也得以保留。美術館建筑主體設計方面,面向人民路的一部分是利用一個入口的高臺院落和棧橋的設計,并沒有采用常見的廣場或者臺階布局,這種設計寓意中國傳統院落的結構。建筑主體面向甬江的一側以出船的形象利用兩個扁平長方形相互疊加從而使建筑物更加親切,與周圍環境更加融洽。在建筑主體二層設有100扇高8米的杉木板門,這些杉木板門裝飾在沿江長100米長,6米寬的長廊一側,設計者的目的是展現一種新生的態度以及重建一種已經斷裂的生活方式。美術館的空間利用上分析,首先最底層是應用于美術館的日常運營,整個空間屬于開放式的展示形式,一層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藝術展品以及藝術展覽。藝術展示的過程中同時進行了營銷模式。二層相對一層的空間風格更具有意境,二層主要應用于藝術展品的展示和創作。美術館的建筑材料上采用了青磚,青磚設計是體現在美術館的基座上。青磚設計與外景保持一致,形成了內外統一的設計場景?;系脑O計紋樣元素從敦煌中提取出來的。來揭示地域始發地是寧波人,船與港口的材料統一,也在預示著船與港口的材料是一致的。所以在材料的使用方面都揭示了一定的寓意和暗示,這種表現技法的體現需要一定的技藝水平。
2.3大研安縵度假村
位于中國云南省西北角著名的麗江,被認為是中國最美的地方之一。而大研安縵正是探索麗江的絕佳下榻之所,極致完美的大研安縵度假村的建立與其他安縵度假村一樣,麗江大研安縵與其他安縵度假村一樣,通過他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采用古老神秘傳統納西建筑經典元素。度假村依山而建,大研安縵之名源自梵文“平和”的音譯和13世紀木府統治時期的麗江古名“大研”二字。俯瞰這座歷經滄桑歷史古城。度假村的建立無疑又為這座古城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度假村設有35間套房,可眺望麗江美景、城郊鄉野與雄偉雪山,包括中國最壯麗的山峰——玉龍雪山。度假村坐落于獅子山頂,毋庸置疑的是,這個得天獨厚的角度把麗江、城郊鄉野同雪山美景一并攬入懷中。度假村設有的套房一律附帶可俯瞰美景的超大露臺。恒溫人性化的泳池安靜的藏在古典質樸的建筑群深處,嬉戲池中或是臥榻池畔定是體會安縵隱世哲學的絕妙途徑。這套度假套房在各地都能展示云南當地的美妙布料和精湛的工藝,納西刺繡精美至極,以及東巴花卉禽鳥木雕也是鬼斧神工,這種精美的工藝將會在客房內出現。納西族東巴智者,對他們來說,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非常重要的,在他們精湛的工藝中可以獲取他們對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的注重性。在這種精美的技藝之下,還有一些文化遺跡、古建筑遺跡都已保留下來,例如以前的科舉考試的場景依舊保存完好。這種場景的設計,不僅留下這種古香古氣的建筑,并且也加入了現代化的設計元素,這種中國古典元素與現代技藝手法相結合的設計,深受人們的喜歡。通過實例分析現代建筑中國古建筑元素的運用,得出以下結論。中國古建筑與中華民族不管在歷史內容上還是本性特質上,兩者是相容的,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在現代建筑中要汲取古建筑文化的精髓,繁榮和創新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建筑文化。從傳統古建筑中發掘適合現代建筑的設計元素,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材料重新詮釋當代建筑的設計風格。3在建筑的空間規劃方面,中國傳統的移步換景是建筑設計中空間使用的巧妙手法。在裝飾方面,中國古代建筑的不斷努力和長期積淀,積極吸取了中國個民族傳統的藝術技藝和精湛紋樣元素,尤其是在雕刻、繪畫、工藝美術等藝術形式上,為現代設計創造并提供了很多設計積淀,現代建筑要汲取這些優秀的裝飾手法,努力打造出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在造型方面,現代建筑整體要與周邊環境互相融合,協調統一,在自然界承運能力范圍內去發展現代建筑,因地制宜,營造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集中的和諧家園。
3中國古建筑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影響與啟發
3.1中國古建筑與現代建筑融合的必要性
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個性鮮明并深深根植于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它有著同西方迥異的民族特質,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繼承和發揮傳統建筑文化還需要研究和認識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意境,真正理解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本質內涵,在形式和內涵上都加以繼承,并加以現代體現,使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真正的現代化。加快現代城市快速發展是我們當代人追求的目標??墒窃诂F代化城市建設中,包括農村現代化建設,都應該在保持我們民族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即融入現代元素,又保留了本土文化不會再歷史旅程成長斷層,更不是對西方思想全盤接受;城市建筑是一個地域的文化遺產,是人類發展的根基,也是城市的象征。每個時代都會在城市的發展中留下屬于當時社會的痕跡。一個地區城市的快速發展,現代化水平的提高,都會導致很多歷史文明的消失,最為明顯的就是城市建筑,雖然現代城市的出現是人類文明向前邁出的一大進步。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是科學、經濟的聚集地,人類歷史文化遺產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所留下的一筆財富;在中國古建筑發展的歷程中,其中的一塊木材,一塊瓦片,都蘊含著當時、社會、政治、文化歷史發展的痕跡。我們要讓古建筑傳統工藝與現代建筑完美結合,才能讓古建筑文化得到合理的保護,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流傳千古,讓我們的子子孫孫可以繼續傳承歷史文化遺產,把中國傳統建筑元素合理地應用到現代建筑設計中,可以在體現中國古建筑古典韻味的同時,保證工程質量、品質,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減少資源浪費,避免出現中國古建筑風格在國際、國內市場出現尷尬的局面。
3.2現代建筑在古代建筑影響下的發展
在現代建筑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既要創造新的現代文明,又要保護古代歷史文明,兩者之間是相互融合的,我們要在兩者之間權衡好它們的關系,現代建筑不是現代人憑借自己的想象創造出的,現代建筑的是古人這幾千年中探索中所遺留的產物,它是我們現代建筑快速發展的墊腳石。它們之間是傳承和發展的關系,與此同時我們在保護文物古跡的同時,也要兼并協調中國古建筑與現代建筑并存的原則。中國古建筑是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它代表著當時的政治文化和科技水平,只有將這些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古建筑文化保留下來,才能延續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讓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在現代城市發展中,現代建筑風靡全球,這種風潮大大影響了古建筑藝術文化的發展,只有讓古建筑藝術在中國本土茁壯的成長,才能源源不斷地給現代建筑注入新的建筑理念,讓中國文化立足于世界不敗之地。在現代建筑建設中,我們要倡導“新舊有機結合”的這種理念,既要對古建筑藝術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上提升,又要保留中國古建筑藝術文化,做到舍得共存。新老建筑文化交替的階段,要拒絕盲目大肆修建仿古建筑,對古建筑文化的保護,不只是在現代世人面前建造出出更多的仿古建筑,仿古建筑的出現不代表是對現代建筑的保護的開始,所以這種古建筑文化保護的機制,需要在探索摸索的過程中,建立適合古建筑藝術發展的新機制,讓古建筑藝術和現代建筑協調發展?,F代建筑發展的主要思想是以人為本,人作為建筑使用的主體。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還要滿足現代的審美要求,現代建筑的發展必須重視人的使用需求,以滿足生活生產使用為主要前提。因此可見,現代建筑還需要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避免虛而無用的建筑,建立屬于這一時代的建筑體系,才能保障現代建筑快速健康地發展,讓現代建筑成為這一時期的標志性建筑。
4小結
現代化建筑的發展不是對中國古建的排斥,而是繼承與發展如何正確運用中國的古代建筑去設計現代建筑,讓其源遠流長,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轉換,中國古建筑已經不適合絕大多數建筑的需要,它的建筑精髓是需要我們后輩繼承和延續的,如何正確的運用中國的古代建筑去設計現代建筑,讓其源遠流長,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當然這樣的研究歷程還有很遠,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經濟、人力資源去實現。為了讓著種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建筑設計體系中,滲透到每一個建筑作品中,讓中國的現代建筑散發出生機活力,重振偉大的中國夢,我們每個設計師都應該用我們的一腔熱血,去拼出一片屬于我們自己的天空。
作者:劉文潔 伍星 單位:東北大學藝術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其鈞.中國古建筑語言[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1-330.
[2]邱盼.試論我國古建筑保護面臨的問題[J],山西建筑,2009年第29期
Abstract: In China bright ancient civilization the historic building was its important component. It has not only affected the world,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time has profited from the West artistic feature following the retention tradition style.
關鍵詞:中國古代建筑 中國現代建筑 影響
key word:China ancient architecture China modern architecture influence
作者簡介:郭嘉。性別:男。籍貫:陜西省寶雞市。單位:寶雞文理學院美術系。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一、中國古代建筑的發展
(一) 從原始社會的半地穴棚居式建筑到夏商周時期建筑雛形的形成
舊石器時代,原始人就已經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為棲身之所,到了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從半穴居住所發展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而在長江流域則為桿欄式建筑。這便是中國古建筑的開創階段。
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夏朝建立,不論在夯土技術、木構技術還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上,已經基本具備了建筑雛形,奠定了中國古代建筑發展史的基礎。
(二)漢唐成熟期、土木結構的特點
(1)漢代中國建筑的發展――木架結構成熟階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統一六國,修筑都城、宮殿、陵墓、修馳道、筑長城、鑿靈渠。漢代則在秦的基礎上,進入大規模建造時期。
漢代中國古建筑在自己的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發展高潮。在漢朝中國的木架結構經達到成熟階段,甚至在東漢時期出現了全部石造的建筑物。
(2) 傳統建筑持續發展和佛教建筑傳入
兩晉、南北朝時傳統建筑在持續發展的同時伴隨著佛教建筑的傳入,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南北政權時期佛教寺廟盛行,使這一時期的中國建筑,結合了許多印度、西亞的建筑形制與風格。
(3)唐代把中國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階段
唐代因為自身發展原因,經濟繁榮,國力富強,其建筑在繼承前幾朝的優秀之處的同時也融入了外來的因素,從而自身形成了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建筑體系,同時也把中國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階段。
(三)宋、明清的建筑
(1) 宋代建筑的發展與《營造法式》的頒行
宋朝在建筑藝術方面一改唐代宏大雄渾的氣勢,而朝著細膩、纖巧轉變,對于建筑裝飾方面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南宋時期更是進一步發展,因地制宜,創造了一系列與環境相結合的建筑。北宋崇寧二年頒布并刊行的《營造法式》一書,是一部完善的建筑技術專書,它系統的規范了建筑設計和施工辦法。
(2)明、清的建筑
明、清兩朝是建筑的歷史上的最后的發展高潮。明代在建筑布局方面,更為成熟、合理。繼承了前代的理性精神和浪漫情調,最后形成了中國建筑藝術的典型風格。
二、古代建筑對現代建筑的啟發和影響
新中國成立后,人們除了追求生活的舒適度,也加入了現代的因素。特別是近幾十年來西方文化的影響。在規模上、類型上、地區分布等上,現代建筑都突破前代任何時期的建筑體系,展現出屬于自己特有的鮮明特色的局面。
(一) 中國現代建筑風格――現代傳統風格的形成
(1)中國建筑師對民族建筑形式的探索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國人“吾國固有之建筑形式”的口號喊響,開中國建筑師創作民族形式建筑的先河,奏響了中國建筑師隊伍探索民族形式的前奏。中國近代建筑師在對自己本民族建筑的發展沿用的基礎上并對西方的現代建筑進行不同程度上的模仿調整。
(2)營造學社對現代建筑事業的影響
營造學社編撰出版了著作《清式營造則例》和《建筑設計參考圖案》,對新中國成立后的建筑事業產生了深遠長久的影響。而《中國建筑史》是我國第一部由國人自己編寫的較為系統的中國建筑史,本書處處體現出一些融東西方文化于一體的研究方法。
(二)中國現代建筑風格是對傳統建筑風格、建筑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1) 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是對古代皇宮建筑的繼承和發展
陜西省歷史博物館的構造用水泥取代了傳統古代的木質結構。
(2)陜西歷史博物館是對中國古代建筑中木架結構的改裝。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設計充分的體現了“唐之杰作”?,F代與傳統相互結合,這一點處處都可以被發現,使整個博物館既具備了傳統元素又具時代氣息。它的色彩構思更加突破了一改以往的紅墻黃瓦的沉悶格局,反而以以白、灰、茶三色為主調,使整個建筑莊嚴、典雅、寧靜,具有的雕塑感。
(3)陜西歷史博物館是對古代歷史文化的再現
陜西歷史博物館無處不體現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地方特色民族傳統,陜西歷史博物館以歷史進程為線索,選取各時代的典型文物進行組合陳列,也反映了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
(三)古代建筑給現代建筑的啟發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我國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的設計理念。無論是北方的傳統建筑還是江南的自然林園,都有許多能體現出古人對生態資源的利用和讓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設計理念。古代如此,現在也更是如此??沙掷m發展、生態城市、保護環境等等,這充分展現了我們的現代社會開始高度重視城市生態環境的價值?,F代建筑更注重對人們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充分利用。
三、結論:中國現代建筑是對古代建筑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建筑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管是古代建筑還是現代建筑它們在建筑的歷史長河中存在并發展,向世界展示著自己的灼灼光華。而中國古代建筑對現代建筑從建筑文化思想到建筑實踐都有極其深遠的的影響?,F代建筑繼承傳統建筑的結構優點,吸收西方建筑的可取之處,并且運用現代建筑技術予以表現。傳統建筑賦予了現代建筑的歷史文化背景,現代建筑在秉承傳統建筑文化、建筑工藝的同時,又向其中融入時代氣息,使其發展變化。即中國現代建筑對古代建筑既有繼承又有發展。
參考文獻:
[1] 梁思成 《中國建筑史》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5年1月
關鍵詞:新古典主義,古典美學,符號
中圖分類號:TU24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422(2007)05-0015-05
1 前言
當代建筑審美價值觀多元紛繁,怎樣的建筑是好的建筑似乎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建筑師面對這種狀況不應當迷茫,應該兼收并蓄,不應當鄙薄某種風格。開放的思維和寬廣的胸懷是做好的建筑師必備的。建筑不論怎樣變化,始終是為人服務的,只要它合理的滿足了人的需求,它就有存在的理由。不論選擇怎樣的方式,都會形成好的作品。世界幾千年歷史,建筑文化遺產豐富,了解和吸取前人的建筑經驗總結,對傳統建筑的探求,也是創新的過程。
2 新古典主義建筑的涵義
2.1 新古典主義建筑與古典主義建筑
新古典主義建筑是相對于古典主義建筑而言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新古典主義建筑是對古典主義建筑的現代詮釋?!肮诺洹?Classic)一詞源自拉丁文,原是典范,即奉古希臘(或羅馬)為典范而加以模仿的意思。古典主義建筑狹義上是指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建筑風格。廣義上就是指將歷史時期和風格全然撇開,因此原本屬于不同時期和不同風格的建筑作品都算作古典主義建筑。古典主義建筑十分重視古典構圖原理,比例尺度、對比微差、韻律序列、統一協調、虛實高低、線腳石縫的細部處理等。
2.2 建筑史上的新古典主義建筑現象
在西方建筑史上,曾出現了兩次新古典主義建筑現象,一次是從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末期(1750-1900年),新興的資產階級需要建筑上的新形式來宣揚他們的政治理想?;诳脊叛芯康某删?,他們選擇了古典建筑語言。另一次是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至今?;诖蠊I生產的現代建筑過于強調理性與功能,對于古典美學和形式的忽視引發了公眾的不滿,基于手工業生產的富有情感的古典建筑被重新重視起來。一些建筑師開始從古典建筑中尋求解決之道,形成了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事實上,古典主義建筑的復興思潮從16~17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就曾經出現過,時衰時盛。直到今天,這種復古思潮作為一種非主流的設計風格仍在延續。劉先覺先生在《現代建筑理論》一書中將戰后的新古典主義歸納為?吸取古典建筑傳統構圖為其特點,比例工整嚴謹,造型簡潔輕快,偶有花飾,但不用柱式,以傳神代替形似。由于這種風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莊重精神,因此頗受官方賞識。它是戰后美國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在中國建筑史上,同樣經歷了兩次新古典主義建筑現象,一次是1840年開始,清政府被迫開放通商口岸,在租界區內出現,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達到鼎盛。這期間,留學歸來的中國第一代建筑師是推動這股思潮的中堅力量。另一次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由于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大幅度增長,單一呆板的國際式風格無法滿足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的精神需求,典雅、豪華、貴氣的歐陸式建筑開始風靡起來。歐式建筑在大眾的眼中變成一種高貴生活的象征。然而,中國這時期涌現的歐式建筑大部分設計質量不高。
2.3 新古典主義建筑的現代涵義
由于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的出現,建筑不可能復古。新古典主義建筑就是對古典主義建筑的現代詮釋。新古典主義建筑可以是對古典建筑美學的追求。古典建筑美學與依托于大工業生產的現代建筑美學不同。它是對自然的總結,推崇真善美,強調理性,追求和諧統一。是對建筑靜態和平面的思考。建筑要符合形式美的法則,以至作為“美”的建筑形象“既不能增加什么也不能減少或變動什么,除非有意破壞它”。新古典主義建筑將高雅的古典情趣用現代的手法演繹,用現代的簡潔去體現傳統的美學價值。如同路易斯?康所說,“我學會了不去做他們做過的,不去模仿,而是去感知他們的精神”。新古典主義建筑也可以不體現古典建筑美學甚至于反古典建筑美學。將古典的裝飾細部,語匯符號拼湊在一起,或者夸張扭曲變形,將它們融入建筑之中,用來隱喻古典建筑原型。由于工業發展、大機器生產帶來的巨大變革,人們再不能象手工業時代那樣生產建筑。然而,長久以來在建筑中積累的建筑美的認識,卻成為一種精神,一種文化延續下來。新古典主義建筑就是要表現一種歷史感,一種對形式美的追求。下文也主要從建筑造型的角度討論。
3 新古典主義建筑的設計手法漫談(以鈞臺鈞窯遺址博物館建筑設計為例)
古典建筑語言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新古典主義的建筑手法可以很好的協調地方特色并產生歷史認同感。2006年1月,建筑研究所接到了河南禹州市文物保護局的委托,設計鈞臺鈞窯遺址博物館,形成了第一次方案設計。2006年3月,經過了溝通交流,形成了最終方案設計。
3.1 項目介紹
鈞臺鈞窯遺址博物館位于河南省禹州市鈞官窯路北段,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鈞官窯遺址保護區內。禹州市是著名的鈞瓷原產地,歷史源遠流長。宋鈞官窯遺址即鈞臺鈞窯遺址,1964年發現,1974年河南省文物部門進行了全面鉆探和重點發掘。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一號窯“雙火膛窯爐”和七號窯“倒焰窯爐”,是國內外陶瓷專家研究考察的熱點?,F有鈞瓷研究所建筑面積3000m2,建筑均為仿宋風格,青磚灰瓦,雕梁畫柱,八角風鈴,十分壯觀,門樓、廂房、展廳、迎壁和鈞官窯保護房與院內的草木山石、鳥語花香交相呼應。構成了莊嚴、肅穆、完整的仿宋建筑群,再現了北宋皇家鈞窯的建筑風貌。禹州市鈞臺鈞窯遺址博物館的建設位置在現有的鈞瓷研究所以東,北臨穎河,向東不遠有陽翟古城墻,基地南部和東部緊鄰居民區。除九戶居民影響博物館整體布局需要拆遷,不必征地,節省了建設資金。整個基地地勢平坦,主要道路位于基地的北面。
3.2 總體構思與設計理念
在對基地進行了充分的調查分析后認為現有的宋鈞官窯遺址沒有得到完善的保護,由于建筑物是直接建在遺址之上的,實際是對遺址的破壞。然而,建筑物已經存在,而且歷經了歲月的洗禮,拆除它又是~種破壞。因此考慮在建筑物的造一個玻璃的罩子,將遺址整體的保護起來。再有鈞瓷研究所有很完整的中軸對稱布局,院落關系清晰明確,整個建筑群本身是不可多得地仿宋建筑群,應當予以保留。在鈞瓷研究所以東的空地上新建博物館,博物館主置向南退后,留出較大面積作為廣場用地,這一方面有利于營造禹州市對外的文化形象,另一方面也為禹州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休閑場所。博物館主體與現有的鈞瓷研究所大片建筑群成垂直關系,使新建的博物館建筑與原有建筑間關系十
分協調融洽,場地的空間認知清晰明確。此外,將現有用地整合,統籌安排,整體規劃,預留發展用地。在設計構思上選擇了新古典主義建筑形式,使得造型上可以完美的體現典雅、古樸、端莊、大方、樸而不俗、雅而不嬌、自然天成的中國傳統文化理念,視覺上給人以凝重深沉之感。含蓄的體現了禹州市的文化以及鈞瓷的特色。
3.3 設計手法
兩次的方案設計都表現為理性的建構邏輯,即將結構的秩序作為處理建筑造型的首要因素,在柱與柱之間的中間位置開窗,整個建筑比例控制與細部裝飾渾然一體。建筑形體明確。造型體現和諧統一的單純美,第一次方案設計是用均衡來達到和諧統一的,建筑的主人口在建筑的右側,建筑重心自然偏在右邊,因此在左邊設計了兩座高起的塔樓,平衡構圖,使整個造型看上去穩定平靜。最終的方案設計是用對稱來達到統一的。建筑有明 確的中軸線,主人口位于軸線上,整個構圖分為上中下三段,左到右五部分,中間跟兩翼有大屋頂,中間的最大,兩翼次之。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建筑因此達到了統一。在立面上,采用了幾何母題及母題重復,形成了節奏感。細部處理值得玩味,簡潔的裝飾,取自當地的文化符號和鈞瓷文化符號,使建筑在近處觀賞時也耐看,第一次方案設計中,入口出挑的雨棚原型為現代窯爐形式,抽屜的形式。塔樓的形式緣自鈞瓷制作的煙囪形象。立面上的拱券形式,也是經過實地考察后抽象出來的。最終的方案設計,煙囪的形式轉化為立面上的有收分的柱垛,底層突出的半球體是對于饅頭窯形式的解讀。當然,這種純形式化的抽象和提煉是經過推敲的,從文化象征性上,給人直觀地感受。也有比較含蓄的表達,比如人口的亭子形象。在宋代時,鈞瓷只為皇家生產,普通百姓不可能有這種收藏,鈞瓷因此而價值連城。在鈞官窯處都設有專門的官員監督處,即小亭子。亭子形象就是這一事件的暗示。無論如何,建筑是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情感,是屬于形而下的范疇,它并不高深莫測,但再簡單的提取和概括也需要整體的把握。我反對建筑師用虛無縹緲的理論去附會建筑形式上的變異。建筑應當切切實實的考慮人的需要,這個人是抽象的人,他應當包含社會各個階層??紤]到他們最核心的需要,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中國的國情呼喚建筑師去研究基本的建筑問題并跟社會問題相結合,這才是我們要做的。
提到當代中國的建筑防震,不得不提梁思成。而梁思成自身的經歷,也從一個側面生動講述了建筑的不朽魅力。梁思成的父親是中國近代著名政治活動家、思想家、文學家梁啟超,曾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中國近代著名政治維新改良運動“”,可謂聲名赫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盡管梁思成自幼就攻讀《左傳》《史記》等古籍,使他對中國古文化有良好的基礎和濃厚興趣,但最終他并未繼承父親的事業,轉從與文學相去甚遠的建筑,成為中國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師。由此,建筑對才子的吸引力可見一斑。這里又不能不提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這位智慧與美貌并重的女子,既是民國時期著名才女,更是中國近代重要的建筑學家之一。當年,中國近代最富盛名的浪漫詩人徐志摩曾在英國康橋苦苦追求,最終林徽因仍然選擇梁思成。在她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建筑成就也超越了詩歌成就,她成為清華大學建筑學教授、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者之一。曾經寫過《想飛》的徐志摩,因飛機失事墜亡,據考證是為趕上林徽因的演講而換乘了一輛由滬赴京的小型郵政機以致詩魂飛天。詩人徐志摩雖癡情卻也多情,離異后苦追命中注定的靈魂伴侶林徽因而不得,轉而再娶滬上名媛陸小曼;而中國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金岳霖追林徽因不成,終其一生未娶,與梁、林夫婦比鄰而居,友愛終生。林徽因的感情抉擇,也可謂建筑學對文學、哲學的一項勝利,讓建筑學這一看似冰冷的學科也具有了更多詩意與感性。
梁思成畢生從事中國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業,他系統地調查、整理、研究了中國古代建筑的歷史和理論,是這一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同時,他還努力探索中國建筑的創作道路,提出了文物建筑保護的理論和方法,在近代建筑學方面貢獻非常突出。
1946年,留學歸來的梁思成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筑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梁思成除了仍在清華大學任教授和建筑系的主任外,一直以高度熱情參加了各項建設工作,先后擔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委員、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理論與歷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他還是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時光如白駒過隙,早從1931年起,他就已經將畢生精力投入到中國建筑史著述事業中。梁思成不僅熟知中外建筑的設計方案與理念,而且強烈主張把近代的科學方法應用到研究中國古建筑上。他曾明確提出:“近代學者治學之道,首重證據,以實物為理論之后盾,俗諺所謂‘百聞不如一見’,適合科學方法?!彼?,他堅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須進行實地的調查測繪。選擇北京故宮作目標,因為這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兩代古建筑的代表。他手執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則例》為課本,對著實物,從整體到局部,一一逐個辨識、測量、記錄。他老老實實求教于老工匠,在他們幫助下逐漸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結構與形態,這如同跨入了門檻,為擴大調研范圍創造了條件。從1932年4月開始,梁思成對薊縣獨樂寺遼代建筑進行了調查,寫出了詳細的報告,在不長的時間里,又連續寫出了《正定古建筑調查紀略》《大同古建筑調查報告》《趙縣大石橋》《晉汾占建筑預查紀略》《曲阜孔廟之建筑及修葺計劃》等10余篇論文和報告,將一座座從漢唐、宋遼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寶展現在世人面前。
經過對古建筑的系統調查研究,梁思成終于得到了豐碩的成果。1934年,他編著了《清式營造則例》一書。這部著作第一次將繁雜的中國古建筑構造和形制作了科學的整理和分析,對清代建筑的各部分作法和制度作了較詳細的介紹和論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圖繪制出清式建筑構架、門窗、裝飾和彩畫的詳圖,使人們在多彩的古建筑遺跡面前,不再停留在一般的感嘆上,而獲得了科學的認識和了解。幾十年來.這部《清式營造則例》成了初學中國古建筑的入門必讀教材和研究中國古建筑的不可缺少的資料。
1944年,梁思成開始撰寫《中國建筑史》。在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據大量的實物和文獻資料,第一次按中國歷史的發展,將各時期的建筑,從城市規劃、宮殿、陵墓到寺廟、園林、民居都作了詳細的敘述,并對各時期的建筑特征進行了分析和比較。
在梁思成的一生中,雖然以主要精力投入中國古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業,但始終不忘他從事這些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在中國創造出新的建筑。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自行上传,仅供参考。用户上传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互联网信息海量繁杂,本站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真实、准确,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承诺会在1小时内审核并删除相关内容,联系方式:13882551937,服务时间:8:00~21:00。
本站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原作者,用户使用本站资源,应自觉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原作者及本站的合法权益。我们尊重版权并致力于保护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请联系本站编辑13808266089或89937304@qq.com,我们将为您的文章注名,感谢您的分享!